《臺風天》讀后感600字遺憾小說缺個序,想多了解這位女作家。
陸茵茵寫《生日》時26歲,但《生日》故事情節生動,其中的比喻形象細膩,種種情感線歲的鐘滿是她本人。可能我唯一疑惑的是病重的鐘母每天打的是屁股針。鐘滿的性格寫得真實可信,不高大上,不偉光正,就是一個肥胖自卑內向有點小音樂才華的普通女孩,面對父親氣憤不能幫自己疏通關系考學,面對二哥既清醒有充滿幻想,直至最后當了電燈泡,也因為世俗原因放棄。面對二叔突然意識到不是每個人來到世界上都可以結婚,面對客戶失而復得的聯系心理真實自然,結尾戛然而止,留有幻想。這篇短篇小說各種人物不少,很多情節沒有展開來寫,其實完全可以寫成一個中篇,許是作者初寫作筆力有限或準備不足未能展開來寫。
29歲的陸茵茵寫下《菩薩》,全文充滿了對未來生活的迷茫,就像平凡的我們。小說到結尾也依然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主人公結局和對菩薩的態度,但是我們依然能通過暗示察覺些什么,雖然這段感情不一定有happyending。這篇小說真真切切地寫了大多數年輕人的生活動態,作者是上海人,無需刻意強調,無需出現過多上海特色,一讀便知,一查果然如此。陸茵茵擅長寫小人物的喜怒哀樂,但能寫得平淡有余味不狗血,確非易事。她的短篇小說總給人一種是作者親身經歷的感覺,鮮活、不狗血、有迷茫、真實而親切,結尾一定不明確,就像我們的生活,不到老哪有結尾的一天呢?天天都是新生活,天天都有新面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