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是人類生活的主旋律-《人鼠之間》讀后感800字!
Hi,原來我們真的生活在同樣的一個世界上。突然覺得有點心酸無奈又好笑,國外總是以超了幾十年光景的經濟狀況來看我們,覺得我們愚昧可憐。但是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原來大家真的在同一個世界,也沒有多少的差別。至少思想和生活狀態的鴻溝沒有他們想的那么大。
其實無論過去還是現在,美國又或者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孤獨這首歌永遠是一個陌生又親近的旋律。我記得原來,孤獨是難以言說的詞,因為這代表著自身的性格孤僻,沒有朋友。呵,這又是誰敢去承認的事情。近幾年一人行,一人食,孤獨的日子變成了探討的主題,但是又有點過了,獨身獨居的聲音越來越大,里面還夾雜著主權的意味,這讓孤獨變成了一種時髦,但是讓真正孤獨的人難以下咽。
這是一本簡單到不能夠的小說,那種故事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的簡單。也許不是作者刻意簡單,而是他筆下的那一群人就是如此,沒有故事。到處流浪,干差不多的活,住類似的工棚,然后一個人一條狗就這樣相互老去,死后也不知道往哪里埋,門外的那棵樹或許不錯。一切就都應該如此,可是喬治的生活中出現了一個失了智的倫尼,好像故事可以不太一樣了。正常的人明明那么多,大家都深知自己的孤獨,但是也沒人愿意去結伴,這是為什么?我想是因為每個人都覺得自己不會在一個地方長時間停留,因為預見了自己的未來也是流浪,沒有希望,也沒有必要去建立一種長久的關系。畢竟失去的痛苦比得到的喜悅更讓人難以承受。除了——
傻子。可以給人安全感,是陪伴的形式的安全感帶來了心理上的安全感。我不是因為想和你在一起,而是在一起久了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最開始是如何在一起的了。我想是自我意識覺醒的那一刻,喬治決定不再捉弄倫尼了,因為他發現斗大的世界可能只有倫尼是和他在一起的。
我喜歡那個關于小狗和老狗的情節,傷害有時候是愛,善良有時候是惡。溺死小狗是為了強壯的狗崽吃到奶,對準老狗的后腦是為了減少痛苦。那這樣血淋淋的社會誰又能把善表露出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