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岳飛傳》有感600字岳飛是南宋時期的抗金英雄,自幼拜師學武,大鬧武科場,槍挑小梁王。金兵犯宋之際,他投軍報國,率領岳家軍抗擊金兵,威名遠震。正當他準備直搗黃龍府之際,朝廷連續發十二道金牌調他回京,最后,竟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于杭州的風波亭。
岳飛一生精忠報國,收復河山,指揮了無數戰役而無一敗績,被人們稱作“常勝英雄”。最讓我感動的是,岳飛的母親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字。這四個字,不僅刻在他的背上,更刻在他的心上。岳飛的母親是希望他將來能夠精忠報國,不負所托,他果然成了一名出色的元帥。岳飛愛國更勝于愛自己,愛國主義精神和堅韌不屈的民族氣節在他的身上表現得更是淋漓盡致!
掩卷沉思,岳家軍的身影,仿佛化身成為了一位位白衣戰士,他們頭戴白盔,身披白袍,手握針管,正與新冠病毒展開激烈的戰斗。在疫情初期,戰斗異常慘烈,死亡人數高居不下,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紛紛馳援武漢。他們也擔心,他們也害怕,但是國難當頭,他們奮勇前行,爭分奪秒,用自己的知識和力量從死神手里搶回更多的生命。這不正是“精忠報國”的體現嗎?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醫護人員就是最英勇的戰士。他們勇敢地沖在最前線,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奮勇“抗敵”。
正如基辛格在《論中國》中所說的:“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這是我讀了《岳飛傳》之后想到的。以前,我并不理解“少年強則國強”,不理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現在,我懂了。今日的中國少年,必將成為明日國家的棟梁,所以我們要樹立遠大的理想,趁年少,學一身本領,牢記“精忠報國”這四個字。正如岳飛所說:“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