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王陽明心學》讀后感800字 | |||||
作者:佚名 睡前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4/17 ![]() |
|||||
《王陽明心學》讀后感800字“那不知道世界是什么的人,也不知道他自己在哪里;那不知道世界為什么目的存在的人,也不知道他自己是誰。”——馬可奧勒留 陽明心學對“存天理,去人欲”的正確解釋應該是:一方面,我們要了解更多的宇宙與心靈共通的法則,對內心保持更多的覺知覺照;另一方面,我們要不斷去除內心世界那些不合理、不正當的欲望。 熊十力說:“儒家教學者,必先立志;佛家教學者,首重發心。所發何心?所立何志?即不私一己之心之志,易言之,即公一己于天地萬物之心之志而已。” 又:“凡人無志愿者,則其生活虛浮無力,日常念慮云為,無往不是茍且,無往不是偷惰,無往不是散漫。……人必有真實志愿,方能把握其身心,充實其生活。” 那么對于我們來講,要尋個什么樣的事做,才算第一等的,臨了才不會嘆氣呢?我想,在今天這個時代,可能99%的人會異口同聲地回答:“賺錢。”我們這個時代很搞笑,表面上說是個價值多元的時代,好像再也沒有什么意識形態可以主宰所有人的思想,其實骨子里頭,我們絕大多數人仍然是被一種單一的價值觀奴役著,那就是——金錢至上。 根據馬斯洛的研究,一個正常人只要滿足了低級需要,其高級需要就必然出現。然而在中國,事實好像并非如此。我們看到,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即便低級需要已經100%得到滿足,他們仍然會在同等級的需要上繼續追求500%、1000%,而偏偏產生不了高級需要。 每一個達到高峰或快達到高峰的一流人物都是積極的,他們之所以積極,是因為他們定期地以良好、清潔、有力、積極的精神思想充實心靈。就像食物成為身體的營養一般,他們不忘每天的精神食糧。他們知道如果能充實頸部以上的部分,就永遠不愁填不飽頸部以下的部分,甚至不必憂愁老年的財務問題。 人心本自樂,自將私欲縛。私欲一萌時,良知還自覺。一覺便消除,人心依舊樂。樂是樂此學,學是學此樂。不樂不是學,不學不是樂。樂便然后學,學便然后樂。樂是學,學是樂。于乎,天下之樂,何如此學!天下之學,何如此樂! 人生中的一切負面因素和負面能量,都可以被我們當成開啟正能量的必要條件。用陽明的話說:“人若著實用功,隨人毀謗,隨人欺慢,處處得益,處處是進德之資。” |
|||||
睡前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