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中國》讀后感600字我想要對這本書評分的話,就要基于它的定位,它是一本地理科普讀物,一方面要有科所代表的專業(yè)嚴謹,而另一方面又要達到普的通俗易懂。
它不是一本純粹研究的科學(xué)著作,也不是一本鼓動人明天就要出發(fā)的游記,更沒有曲折的情節(jié),動人的故事,撼動心靈的哲思,它所有的只是事實和觀點,而且要基于這些事實和觀點告訴大家,這就是中國。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覺得它算是合格的科普讀物,畢竟有多少人知道全球氣壓帶,明白30°緯線穿過的地方本應(yīng)該是什么樣子,又有多少人搞得清楚中國的溫度帶,區(qū)域格局。中國是什么可以有一千種一萬種答案,而這本書是站在一個地理的角度告訴讀者,中國是什么,從三大階梯的角度帶領(lǐng)讀者領(lǐng)略中國的地形地貌,區(qū)域城市。
只是想要橫跨時間與空間去敘述一個弘大的主題往往都是困難的,去粗取精,抓住重點,理清脈絡(luò),搭建骨架,稍有不慎就會被人詬病,打下一星,說一句這是什么玩意兒。而這本書在講第一級階梯時還是很精彩的,從根源上清楚地闡釋對中國意義深遠的6500萬年前的板塊運動,地形的改變對氣候、植被、水系以及人類的深遠影響,一個個區(qū)域的構(gòu)建,可可西里、阿里、橫斷山都使人對這一階梯行程越發(fā)清晰的認識。但是后邊的內(nèi)容就明顯不如第一部分了,人類走下一級階梯以后,面對改善了許多的自然環(huán)境,開始成為歷史的主角,于是書中的歷史人文因素開始增多,但只要運用得當(dāng),也是很好的人文地理科普。不過有的章節(jié)確實覺得越來越無聊,和看旅游宣傳冊差不多的感覺,有一些虎頭蛇尾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