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質數的孤獨》讀后感1000字 | |||||
作者:佚名 睡前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5/12 ![]() |
|||||
《質數的孤獨》讀后感1000字! 讀這本書的大部分時間,腦子里飄著的都是浣碧——或者說是那些可憐可恨、愛而不得的女配們。說實話,愛麗絲和浣碧的相似點實在不多,然而“自憐自艾“這一特質,二者又是如此相似。當愛麗絲旁觀自己的時候,我的想法是:這種心情和狀態,可以用在浣碧身上。 或者說,可以用在任何一個心中抑郁的人身上。但愛麗絲之所以遠超一般的自悲自嘆的女人,在于她幾乎時時在冷眼旁觀自己——真不知是說她太被動太消極,還是說她有大智慧的好。 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對這本書的直觀感受和后期思考。 愛麗絲由于幼年落下的毛病不能融入群體,馬蒂亞由于童年無意識(或者說未必無意識,更可能是刻意逃避)的作惡而產生心魔,只要不能確定妹妹的下落,永世不能獲得心安與平靜。 過去的事情對于二人來說,就像一道開放的傷口,這道傷口由于傷得太深而始終難以愈合。這些年,他們都是在一種窒息的狀態下度過的,馬蒂亞拒絕這個世界,而愛麗絲卻感覺被這個世界拒絕。最終他們發現,這兩者之間并沒有太大的差別。 兩個各自強烈孤獨的人自然而然地走到一起,相互攙扶相互取暖。他們深刻地理解對方的皎潔與隱晦,正是因為理解,彼此便有分寸的不去觸及傷口——正向作者所說,“他們建立起了一種不完美而又不對等的友誼,這份友誼包含了太久的缺席和太多的沉默。“ 作者對于心態的描寫很真實,很細致,全書沉蕩著陰郁的灰藍色。但我的執念是,愛麗絲和馬蒂亞,這兩個唯一可以理解對方的人,為什么沒有走到一起。 他們明明可以。明亮背景下兩個陰郁的人如此靠近,誰能說他們不是命定之人呢?當九年后,馬蒂亞“像彈簧一樣”立刻回到愛麗絲身邊的時候,我多么希望他們能漫入庸俗的快樂和愛情之中啊。 “愛麗絲常以一種冷漠的獵奇心理看著自己的軟弱與偏執多次暴露出來,并聽任它們的擺布,反正她已是無能為力了! “這一切馬蒂亞全都明白,但此刻他卻無法走出這個洗手間。就像是他一旦聽憑自己響應了愛麗絲的召喚,就會落入陷阱,溺斃其中,永遠迷失自我。因此,他一直保持著冷靜與沉默,等待著讓一切都為時已晚。” 你看,心魔就是心魔,它帶給你的遠非對某一件事情的恐懼,其后產生的一系列變化,包括對世界的熱情,對親密關系的歡迎,對人類的信任,對自己的愛護——都將不可避免地蒙上陰影,陽光刺不進來;蛘哒f,你嚴格地、主動地把自己縮在陰影里,陽光灼熱令你痛不可當。 相似的陰郁孤獨令他們靠近,也同時制止了他們相擁。 有人說,“幸好作者沒有落入俗套,這種與生俱來的孤獨怎可輕易被救贖!闭\然,這種孤獨確實是有分量的,并不是為了冰涼才刻意刺骨,“不可輕易被救贖”這種理解令我一瞬間明悟,隨即又產生另一種疑惑:連最了解自己的人也無法相攜手,那對于日后要陪伴自己一生的人,是不是根本沒有“懂我”這種需求? ——那愛麗絲和馬蒂亞也算掙扎出來、也算澄澈空明了嗎? 若真的掙扎出來,后續定是溫靜、平和(富足歡欣不屬于這二人),這并非不好,實際上,溫和能走的更遠。然而我真的執念于他們不在一起!土撥鼠尖叫! 現在腦海里過一遍,發現他們如果真的在一起了,估計我也會悵然、遺憾——為什么他們一定要在一起呢,為什么又淪落到庸俗結尾——如果我真的懂得什么是庸俗的話。 所以你看,悶得人心口隱隱作痛的除了書中全程透露而又不曾言明的“各自孤獨”外,還有矛盾的、反復的、冷眼旁觀的自己啊。一本書能帶給人們的又何止是一種主題呢? |
|||||
睡前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