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故事 | |||||
作者:佚名 睡前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5/2 ![]() |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故事是一則來源于成語,成語相關典故最早出自于《左傳·僖公十四年》。原作“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戰國時期,魏國的東陽地方向國家交售的錢糧布帛比往年多出10倍,為此,滿朝廷的大臣一齊向魏文侯表示祝賀。 魏文侯對這件事并不樂觀。他在思考:東陽這個地方土地沒有增加,人口也還是原來那么多,怎么一下子比往年多交10倍的錢糧布帛呢?即使是豐收了,可是向國家上交也是有比例的呀。他分析這必定是各級官員向下面老百姓加重征收得來的。這件事使他想起了一年前他遇到的一件事。 一年前,魏文侯外出巡游。一天,他在路上見到一個人將羊皮統子反穿在身上,皮統子的毛向內,皮朝外,那人還在背上背著一簍喂牲口的草。魏文侯感到很奇怪,便上前問那人道:“你為什么要反穿著羊皮衣,把皮板露在外面來背東西呢?” 那人回答說:“我很愛惜這件皮衣,我擔心把毛露在外面搞壞了,特別是背東西時,我怕毛被磨掉了。” 魏文侯聽了,很認真地對那人說:“你知道嗎?其實皮板更重要,如果皮板磨破了,毛就沒有依附的地方了,那你想舍皮保毛不是一個錯誤的想法嗎?” 那人依然執迷不悟地背著草走了。 如今,官吏們大肆征收老百姓的錢糧布帛而不顧老百姓的死活,這跟那個反穿皮衣的人的行為不是一樣的嗎? 于是,魏文侯將朝廷大臣們召集起來,對他們講了那個反穿皮衣的人的故事,并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老百姓不得安寧,國君的地位也難以鞏固。希望你們記住這個道理,不要被一點小利蒙蔽了眼光,看不到事情的實質。”眾大臣深受啟發。 ——《左傳·僖公十四年》 【求解驛站】皮沒有了,毛長到哪里去呢?比喻人或事物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基礎,就無法存在。存,存留;焉,哪里;何處;附,附著。 【活學活用】倘若朕的江山不保,你們不是也跟著家破人亡?~。(姚雪垠《李自成》) 【妙語點撥】當東陽地方向魏文侯交售的錢糧布帛比往年多出10倍時,百官爭相恭喜魏文侯。但魏文侯不以為喜,反而憂心忡忡。經過一番縝密地分析后,料想必是下級官員重重盤剝百姓的結果。于是,召集官吏于一堂,用一個反穿皮衣的農夫背柴的故事啟發眾臣:民是國家賴以存在之依據,必須保護好百姓的利益,不能好大喜功,為了得到國君贊揚,而置百姓利益于不顧。有民,才有官,才有國君。如果本末顛倒,那將是得不償失的。 【近義】相輔相成、皮之不存,毛將安附 |
|||||
睡前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