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南轅北轍 | |||||
作者:佚名 睡前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4/10 ![]() |
|||||
是一個演化而成的成語,出自《戰國策·魏策四》。 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戰國后期,一度稱雄天下的魏國國力漸衰,可是國君魏安厘王仍想出兵攻打趙國(邯鄲)。正出使別國的謀臣季梁聽到這個消息后,走到半路趕緊返回來,衣服上的皺折顧不得整理平整,臉上的塵土也顧不得洗干凈,就急急忙忙去見魏安厘王,進行勸阻。 魏王正在布署攻打趙國的計劃。他看見季梁風塵仆仆的樣子,很奇怪,問季梁:“你有什么事這么著急見我?連衣帽都不整理一下?” 季梁說:“大王,剛才我在路上遇到一件奇怪的事。趕緊來稟報大王! 魏王很好奇,連問是什么事。 季梁說:“這回我從外地回來的路上,在太行山腳下碰見一個人,正坐在他的馬車上,面朝北面,告訴我說,他要到楚國去。 我對他說:“到楚國去應往南方走,你這是在往北走,方向不對! 那人滿不在乎地說:“沒關系,我的馬快著呢!” 我替他著急,拉住他的馬,阻止他說:“方向錯了,你的馬再快,也到不了楚國呀!” 那人說:“沒關系,我帶的路費多著呢!” 我說:“雖說你路費多,可是你走的不是那個方向,你路費多也只能白花呀!” 那個一心只想著要到楚國去的人有些不耐煩地說:“這有什么難的,我的車夫趕車的本領高著呢!” 我只好無奈地松開了拉住車把子的手,眼睜睜看著那個盲目上路的魏人在馬車的帶領下,一直向北走去。那個魏國人,不聽勸告,仗著自己的馬快、錢多、車夫好等優越條件,固執地朝著相反的方向走。他條件越好,他就只會離要去的地方越遠,因為他的大方向錯了! 季梁偷偷觀看了一下魏王的臉色后,接著說:“現在大王動不動就想稱霸,依仗自己的國家和軍隊強大,就去攻打趙國,想擴展地盤,抬高聲威。可是,您知道嗎?您這樣的行動越多,距離統一天下為王的目標就越遠,這正像要去楚國卻向北走的行為一樣啊!” 魏王這才明白,原來季梁是在繞著圈子勸說自己。他低頭默默地想了一會兒,覺得季梁說的有道理,于是取消了攻打趙國的計劃。 由這個故事,就產生了成語“南轅北轍”。 ——《戰國策·魏策四》 【求解驛站】本來要向南前進的車卻向北行駛,F常比喻實際行動與預定目標相反。轅,車前駕牲口的橫木,表示車前進的方向;轍,車輪留下的痕跡,表示車走的道路。 【活學活用】這件事的最終結果,跟當初的設想一比,簡直是~,相差太遠了! 【妙語點撥】大方向錯了,花的力氣越大,離目標就越遠。因此,辦事之前,一定要選好方向。具體到學習方面,方法對頭,事半功倍,輕輕松松就能取得好成績。如果學習方法或解題方法不對頭,即使花費再多的時間和精力,學習效率也不會高到哪去。尤其是在解數學題時,一定要先想好解題的方法,理清思路,然后再進行演算。解題思路不對,花再多的時間演算,也是白白浪費力氣。 |
|||||
睡前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