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的美》讀后感600字!
最近有點膨脹,竟然敢看《數學之美》了。看了之后,大覺過癮,不僅搞算法的要看,我們做工程技術的也應該看看,肯定有腦洞大開的感覺。
《數學之美》的作者是吳軍,畢業于清華大學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作為google資深研究員和騰訊副總裁,是自然語言處理、互聯網搜索方面的專家。這本書一共有31個章節,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剖析了很多技術(比如語音識別、互聯網搜索、導航系統等)是怎么用數學解決的。
這兩三天,剛讀了一半,有些體會,先寫一部分。先不說書的內容,先說說我讀后的感受。
一、想要讀這本書,還是需要一些數學基礎,比如本科的高等數學,概率論,線性代數,還有研究生課程的計算方法、矩陣理論。雖然我也就只學過這些數學。如果沒學過這些數學知識,也能讀下去,可以看看解決問題的思想。感受特別深的是,在大學的時候學這些數學根本不知道這些知識會用到哪里,只是為了完成學分。讀了這本書,覺得世界上有些事情超乎人的想象,八竿子打不著的東西竟然聯系緊密。不僅以前,包括現在,我肯定想不到語言處理(包括語音識別,文字翻譯)是靠概率論解決而不是用語法,想不到google搜索的基礎是布爾的0和1,想不到新聞分類是用余弦定理和矩陣理論的奇異值分解、共軛矩陣、特征值,等等。所以,這本書適合大學一開始的時候就看,高中太早,現在太晚。
二、看了這本書,覺得用數學解決現實問題有四個層次,每個層次都很難。第一個層次是,能把遇到的問題描述出來;第二個層次,能用數學的語言把問題描述清楚,比如建立數學模型;第三個層次,能用數學方法解決數學模型;第四個層次,能優化解決方法,把計算復雜度降低幾個數量級。普通人能把第一個層次完成就了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