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及其背叛》讀后感500字有些被書名誤導)前面讀的都不是很用心,直到最后邁斯特一章終于可以靜下心來讀的,也恰好是比較極端的一章,人的思維應該是比較懶惰的,所以對于這種極端的思想容易被洗腦,比如朗朗上口的口號,烏合之眾里講的群體易被沒有邏輯卻十分有激情的演講吸引也是這個道理,所以竟然覺得他的理論是有些道理的,比如人們經常發問的‘這個世界會好嗎’,如果這個‘好’是所謂的和平、沒有斗爭,那應該會是由理性占主導地位的世界,所以應該是不會了,除非按照邁斯特極端的理論建構,因為世界非理性的人群是占大多數的,理性讓人冷靜、克制,但很多轉折性事件的發生都是由于非理性,從效果力來看,‘非理性’還是占主導地位的,所以這個世界應該是不會好了。
另,人走向極端應該是因為忍受不了生活中的大多數模棱兩可和各種各樣的矛盾,需要一個確切的答案,一個理論作為支撐,參考狂熱分子來看,人會在找不到答案的時候走向信仰,或者隨便加入什么群體。而宗教和群體的理念都是確切而單一的。
不過,發出「這個世界會好嗎?」的疑問,大概心里也是有了答案的,只不過還不敢確信,或者不想相信,譬如「你愛我嗎」這個問題本身,就表明了不夠愛,或者說,沒有足夠讓人確信是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