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800字!
教育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后,來到巴學園。小林校長卻常常對小豆豆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巴學園”有著與眾不同的校長,第一次見小豆豆,校長就微微笑著聽小豆豆不停地說了四個小時的話。沒有一絲不耐煩,沒有一絲厭倦。“巴學園”有著與眾不同的午餐,每到午餐開始的時候,校長就會問:“大家都帶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來了嗎?“巴學園”還有著與眾不同的教育方法,每一天的第一節課,老師就把當天要上的課和每一節課的學習重點都寫在黑板上,于是小朋友就從自己喜歡的那門課開始,慢慢地老師就會知道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所在。
小林宗作校長的教育目標,引其原話就是“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的環境的,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印品質’,并讓它們得以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有個性的人。”在巴學園中,處處體現了小林校長對教育的熱忱和對學生的良苦用心。他重視學生知識的學習,更重視學生生活習慣、心理健康、社會情理等方面的塑造。這樣,才可以培養出“完整的人”。
只有孤立的知識的人并不是一個智慧的人。生態式教育主張融合社會、科學、藝術、語言、健康等各個領域的因素,使各科知識在學生的頭腦中進行聯系,形成一種良好的生態關系。這就要求打破傳統教育中各個學科各行其是,互不相連的狀態,將它們融合在一個共生的生態系統中。
在巴學園中,每天的課程并沒有固定的安排。而是在每天第一節課開始的時候,由老師把當天課程表上全部課程的問題都滿滿地寫在黑板上,然后對學生們說:“好,就從你自己喜歡的那個題開始作吧!”這樣,在學生充滿樂趣的學習活動中,淡化了各個學科之間的區別,可以按照情況學到他們需要的知識。這種方式在充分發揮學生們的興趣優勢的同時,還可以使老師充分了解到學生們的興趣所在和長處缺點等,無疑是教師了解學生的有效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