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退即是進,與即是得——菜根譚讀后感 | |||||
作者:佚名 校園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4/4 ![]() |
|||||
退即是進,與即是得——菜根譚讀后感菜根譚讀后感:“退即是進,與即是得”! 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大意:為人處事以遇事都要讓一步的態度才算是最高明的人,因為讓一步就等于是為日后進一步留下了余地;而待人接物以抱寬厚態度的人為最快樂,因為給人家方便就是日后給自己留下方便的基礎。 欲降心先降身,欲降身先降心。這句話既是次第,又是相輔相成的辨證。 簡單來講,想要降服自心,就是因為我們往往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容易遇事產生各種不良情緒反應,在不良情緒下接著做出不明智的事情,導致既不利人又不利己,事后又往往懊悔不已。很多時候這是一種死循環,我們大部分人知道這種心理運作模式,卻常常無力改變,可以稱之為心力不足、對心的把控能力缺乏。但是我們知道,心是內在的主體,而身是外在的表現,可以通過對身體的訓練而達到磨練增強心力的目的,這稱之為欲降心先降身。比如,可以鍛煉長跑從而增強耐力、意志力等,可以通過瑜伽冥想而去了解深層次的意識與潛意識,可以通過拜懺減少自己的傲慢等等。 但是,在對身體進行訓練的時候,最開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因為我們自己的身體會有固有的慣性和惰性,或者說是濁重性。最開始的時候,可能就需要我們的勇氣與決斷力,時間越久變的越枯燥與煩悶,這個時候又需要我們的恒心與堅持,這些又是降心的過程。所以說,欲降心先降身,欲降身先降心,是次第。 說了這么多,我們發現,其實這整個身心降服的過程,降心中伴隨著降身,降身中也伴隨著降心,降心促進降身,降身亦促進降心。看似很完美的正向循環,但是為什么好多人在做的過程中往往卡殼中斷,甚至放棄夭折了呢? 那是因為這其中有關竅,就像上乘武功,不能徒有其招式而無心法。這里的關竅與心法:在訓練的過程中,是給自己累積包袱壓力呢,還是放下、放下、再放下呢?有了這個心法關竅,正向循環便一直進行運轉下去。由于身體是重濁的、心靈是重濁的,才會讓我們感覺到難受,覺得身心[被束縛纏繞。那到底什么才是濁重的呢?如何才能卸掉這些濁重的東西呢?這個問題就供大家時時思考、事事思考、時時不忘、事事不忘吧。 多年前熱播的電視劇《士兵突擊》許三多的形象很符合今天的主題,他待人寬厚、樂于助人,和戰友建立友好關系,通過努力最終成為軍隊精英。步入社會后第一次感受到和同事關系有所好轉,是無意中幫了同事一個小忙。后來意識到當心中利己的想法轉變一下,多考慮一點別人的感受,同事關系就會有好轉,氛圍會越來越融洽,工作上也會越順利。這就是待人寬一分是福吧。 |
|||||
校園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