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裝閨蜜》讀后感800字初次得知湊佳苗,是通過電影《告白》。當時,這部深刻又刺激的電影深深地震撼了我,令我記住了原著作者湊佳苗的名字。但遺憾的是,我雖知道湊佳苗是一位專寫社會派推理小說的女作家,卻從未讀過她的書。這次的《偽裝閨蜜》剛好給了我一個了解她的機會。
就如大多數讀者認為的那樣,我也覺得本書的原名《境遇》比現在的《偽裝閨蜜》要好。作為一部懸疑推理小說,“偽裝閨蜜”這個名字過于直觀,一下子就讓讀者了解了本書的主題。而《境遇》則更貼近本書的內容,因為本書講的就是兩個兒時境遇相同的女子成為朋友,又因為不同的境遇從而反目成仇的故事。不過,如果從圖書營銷的角度來說,那確實是《偽裝閨蜜》這個名字更好。因為如果是推理小說迷,是原本就了解湊佳苗的,那么這本書叫什么名字他都會買;反之,一個從來不看推理小說的人,或許會因為“偽裝閨蜜”這個狗血撕X味濃厚的書名,而駐足拿起本書。總之,書名不是重點,書里的內容才是關鍵。
一個人的境遇有多重要?在我看來,一個人的境遇是塑造他人格的關鍵。正所謂性格決定命運,而性格的形成又有賴于他所處的環境。在本書中,晴美與陽子從親密無間到反目成仇,正是她們由于不同境遇的作弄。原本,因為同是在嬰兒時期被送往孤兒院的遭遇,同病相憐的晴美與陽子能夠互相理解、互相幫助,這時的她們都把對方當成自己最好的朋友。但當成年后的陽子擁有了美滿的家庭,也有了自己的事業時,晴美坐不住了。她嫉妒陽子的一切,嫉妒她竟然過得比自己好。同樣是身在泥沼里的人,憑什么只有你被拽出去了?在得知陽子是樅樹町謀殺案兇手之女后,身為樅樹町謀殺案被害人之女的晴美更加不安,干脆綁架了陽子的兒子裕太,試圖逼迫對方在大眾面前自陳身份,無法再繼續美滿的生活。
不難看出,晴美對陽子的恨意并非是因后者兇手之女的身份,而是出于嫉妒之心。倘若兩人易位而處,說不定晴美還會對境遇悲慘的陽子心生同情,“既往不咎”地原諒了她。人真是一個奇妙的動物,竟然會有如此復雜的情感。雖說本書在懸疑推理方面著實沒什么亮點,但在描寫人物內心情感方面,尤其是那不可捉摸的幽微人性,湊佳苗還是很有一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