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實+勤奮=成功》讀后感600字這個不平凡的假期,我讀了一篇文章《踏實+勤奮=成功》,感受到了成功靠得是勤奮,靠得是堅持。
這篇文章講述了屠呦呦在研究治療瘧疾的藥品中她失敗了190次,但是屠呦呦并沒有放棄,反而更認真地尋找錯誤的原因。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屠呦呦在醫書里找到了新的方法,并且研發出了藥品,獲得了諾貝爾獎。
讀完這篇文章,我深受啟發,我知道了:獲得成功的,并不是巧合,而是踏實和勤奮。文中屠呦呦的實驗失敗后,她聯想到愛迪生為了發明白熾燈,經歷了10000次失敗,而自己才190次,于是屠呦呦更加努力地尋找和改正錯誤的地方。終于屠呦呦注意到書中記載的取汁方法有所不同,她用替代品進行實驗,最后實驗成功了。屠呦呦用她的堅持和勤奮以及實事求是取得成功,成功是屬于有準備的人,是屬于勤奮的人,是屬于堅持的人。數學家華羅庚說:“科學是老老實實的學問,搞科學研究工作就要采取老老實實實事求是的態度。”屠呦呦用她的踏實、認真、不向挫折低頭實踐了這一句話。
生活中,何嘗不是處處充滿困難呢?在一次班隊會上,老師讓我們談談自己遇到的困難,一位同學自告奮勇,她說:在補習班的入班考試中,滿分100分,她只得了40分。后來,她想放棄了,自己考得那么差,根本讀不了。可是她爸爸告訴她,成功只屬于堅持、勤勞的人,如果退縮了,就向挫折低頭了,就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了。于是她努力學習,成為了班里的尖子生。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中,總會遇到挫折與困難,但如果我們勇敢面對,就會得到打開成功大門的鑰匙。
屠呦呦的精神品質讓我們懂得了在面對困難時,要堅持不懈,要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前進,只有這樣才能戰勝困難,取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