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烏合之眾》讀后感1000字左右 | |||||
作者:佚名 睡前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4/23 ![]() |
|||||
《烏合之眾》讀后感1000字左右《烏合之眾》讀后感1000字! 疫情是災難,但也是機遇,比如這段時間就讓大家有了更多居家讀書的閑逸時光。茶余飯后的空檔,我閱讀了《烏合之眾》,從這本書中,獲得了頗多有用啟示。 在書中,勒龐站在群體心理學的基礎上,為我們系統闡述了群體以及群體心理的特征。他認為:“當個人是一個孤立的個體時,他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化特征,而當這個人融入了群體后,他的所有個性都會被這個群體所淹沒,他的思想立刻就會被群體的思想所取代。而當一個群體存在時,他就有著情緒化、無異議、低智商等特征。”因此,歷史上的很多大事件,其實都是利用了群眾這份狂亂失調群體心理而得以觸發。那些極具感染性的語言、理想國的召喚、領袖人物的煽動等等,就像引起颶風的蝴蝶,對群體行為產生了積極或者消極的影響。 但是從書中綿延至生活,沉靜下來反思不難發現,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被動或無意識的成為了社會大集體中“烏合之眾”的一員。那面對光怪陸離的世界,我們又該如何自處,去擺脫成為“烏合之眾”的陷阱呢? 面對雜亂的眾生向,我們要有理性的價值判斷,而非過分感性,人云亦云。舉個簡單的例子,在疫情開始之初,一些懷著不良目的的極端分子陰謀論者,曾經多次造謠,這次疫情的病毒源,啟于武漢實驗室病毒泄漏,甚至于在微博等地卷起軒然大波,一些不明就里的人瘋狂轉載罵街,以上帝視角“全知”般懟天懟地,可黑的白不了,最終專家辟謠,此次疫情的零號感染者,根本不來自于武漢,更不來自于中國。當真相大白之際,那些曾經不明就里的人一片唏噓,似乎才剛剛醒過神來,在這個過程中,自己就成了那群造謠傳謠的“烏合之眾”。由此,我們才在反思后不禁覺醒,在憤怒、煽動面前,理性的價值判斷,是有多重要。 不盲目從眾,不隨大流,這是21世紀最寶貴的品質之一,向內縱深處觀察,這是一個人潔身自好,君子慎獨的高尚節操;向外延展處看,這也是當今社會,穩定社會秩序所必須的法寶。人們都說當下是互聯網的時代,手機、電腦的技術革新讓互聯網進入萬戶千家,各種APP如QQ,微信,Facebook,微博等讓網絡信息泛濫,可謂良莠不齊,思想道德猶如在網絡洪潮中飄搖的孤島,稍有不慎,就會被引上彎路。 可以說,盡管網絡生活已成為大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在網絡社會中,自由通信與責任擔當、私人秘密與大眾監督、信息資源共享與獨占獨有、網絡開放與網絡安全等矛盾和沖突,卻時時存在,并對社會和個人帶來了很多不良后果。比如,由于網絡的共時性,人們可以在網絡上展現各種隱私,如自拍、吐槽等等,這些都可能暴露在其他網民面前,這些網民里,不可避免的就夾雜著不法分子,但居心不良者盜取了一些人的個人隱私,并借小小話題就作為噱頭興風作浪,這就引發了更大范圍的群體性事件。 比如網絡暴力,比如謠言肆虐,比如全面人肉搜索等等,這些事件,其實都是“烏合之眾”興風作浪帶來的沉疴濫病。如果你不想成為那個被集體所害,也不想損害他人利益的人,就應該試著在輿論面前跳脫出來,有獨立的思考能力,才能保證自己的公正客觀。 周敦頤曾在《愛蓮說》中有云:“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盛贊的,就是拒絕做“烏合之眾”的潔凈品質。所以,在魚龍混雜的今天,我們一方面要融入社會,扎根群體,另一方面,也要在其中保持自己道德觀、情感、想象力、信念等諸多層面的獨立,堅持自我意識不喪失。如此,才能避免在集體意志的壓迫下成為盲目、沖動、狂熱、輕信的“烏合之眾”的一員。 《烏合之眾》讀后感1000字 《烏合之眾》讀后感800字 烏合之眾讀后感800字 《烏合之眾》讀后感2000字 《烏合之眾》讀后感3000字 烏合之眾讀后感1000字 讀烏合之眾有感2000字 烏合之眾讀后感500字 瀏覽更多關于烏合之眾的文章 |
|||||
睡前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