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我要月亮》讀后感600字 | |||||
作者:佚名 睡前故事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4/16 ![]() |
|||||
《我要月亮》讀后感600字類似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的情節(jié)也曾在小說《從地球到月球》中出現過。儒勒•凡爾納筆下的機組人員既不是二人也不是四人,而也是三個人:因倍•巴比康、米歇爾•阿爾當和尼卻爾船長。不過這本書是1865年出版的,比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航天任務早了100多年…… 他們三人坐在一枚巨大的炮彈中,由一座超級大炮發(fā)射出去,所使用的發(fā)射彈藥被科學家們叫作硝化纖維素,而詩人們則稱之為火棉。 火棉這個詞美極了,應該更經常地被人們掛在嘴邊,比如說在月光皎潔的夜幕下,當你向戀人遞上一朵花時…… 直線分鐘,也就是四天多一點兒,這再一次押中了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和柯林斯1實際飛行的時間,他們是三個人,既不是二人也不是四人。 所選擇的發(fā)射地點是佛羅里達州的坦帕市,而NASA的發(fā)射基地也是在佛羅里達州,在卡納維拉爾角,兩者僅僅相距210千米。無論是在書中還是在實際任務中,回程時飛船都降落在了太平洋上。這一切只是巧合嗎? 科幻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當然不能帶我們去登月,但他憑借鵝毛筆和想象力,用故事為科學家們指引了道路。他們被小說所吸引,在計劃自己的事業(yè)時也會或多或少地參照情節(jié)。 額外提示:為了脫離環(huán)地運行軌道,我們需要一個大于10千米/秒(每秒!)的速度,用這個速度沿直線飛行大約十多個小時后我們就能到達月球。但是在脫離環(huán)地運行軌道之后發(fā)動機會關閉,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速度會開始下降,直到距離月球約60,000千米的地方,地球和月球的引力相等時,速度才停止下降。此時,由于月球引力的作用,速度重新開始增加,直至進入環(huán)月運行軌道。考慮到速度的變化以及月球自身也在移動(我們假設的直線變成了曲線),因此從地球到月球的旅途大約需要三四天的時間,從月球返回地球時也同樣如此。儒勒•凡爾納的小說再一次預言了現實。 |
|||||
睡前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