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所民俗志》讀后感600字!
這部書應該歸類為文化史一類吧…和藝術史還有社會史也沾邊。關于分類我不確定。它不是研究日本被差別民的專著,而是關注由被差別民中的游女和游藝人,尤其是他們專門討生活的場所,也就是合稱為“惡所”的地方。這兩類被差別民的歷史久遠,但是身份被確定為“賤民”且被要求與平民隔離,并進而行程專門的生活和營業場所,這是近世之后的事情。于是作者追溯了這兩類人社會地位的演變歷程,再幾種筆墨探討近世惡所的功能和價值。
作者尤其注意到這樣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實:惡所雖然被近世主流思想體系(儒學)排斥,受世人賤視,但同時是身份制度僵化的近世社會中唯一的打破身份隔膜之地,各類身份的人唯有在此地才得以融合。隨著江戶時代中期以后町人崛起,他們取代武士成為惡所的主要客源,并在惡所中形成了町人文化或者說是近世的平民文化。這對占據統治地位的武士階層而言是一種文化挑戰和制度破壞。以上是我對這不是。
應該說作者有理有據地考證了有關事實,雖然沒有列舉資料來源(畢竟是科普讀物),但是言之鑿鑿。尤其是將江戶時代各類社會控制法律的出臺,通過對游女和游藝人的考察而十分豐滿地表現出了底層民眾所受的實際影響,讓人有恍然大悟之感。不過作者雖然反復強調惡所中產生了挑戰武家社會的新文化,但是卻回避了一件重要的事實:結束和替代近世社會的文化并非惡所中出現的町人文化,而是作為舶來品的西洋文化,這個結局也很讓人嘆息。
此外,翻譯的很好,閱讀體驗流暢。而且作者直白袒露情懷的筆法也不多見,人生經歷也很豐富,增加了說服力的同時,不只為何讓人腦補出蠟筆小新爺爺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