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大學之路》讀后感心得體會 | |||||
作者:佚名 校園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3/27 ![]() |
|||||
《大學之路》讀后感心得體會: 距上次發布文字,3個月過去了。期間依然有提筆寫文字,卻沒有發布的動力。因為我開始閱讀吳軍博士寫的專欄及書籍。我感覺到我寫的東西較之吳軍博士缺乏內涵,羞于發布固未有動力持續撰寫發布文章。 但寫作就像閱讀和藝術一樣,是我日常生活中總會再次出現在案頭的事情。期間雖未發布文字,但也有持續閱讀和寫作。 在看完《大學之路》上下冊后,我難掩激動的心情想要寫下一些文字,并發布共享。吳軍博士所著的《大學之路》第一版出版于2015年,已經有了再版。再版的書籍將配圖換為了彩色,并增加了公立大學的部分,推薦購買新版。 這本書對我的沖擊之大在于,如果這本書在我大二時已出版,那么對我的人生改變會相當大。如果這本書在我讀高中就已出版,那么對我人生的改變會更大。 高中時候的我,認為母親推薦的:“當大學老師”的職業規劃是一件非常沒有意思的事情。因為我就是在老師堆里長大的,我周圍的老師有哪個讓我覺得教育育人是件有意思的事呢?雖然我遇到很多兢兢業業的老師,但大多數人甚至后悔做了一輩子老師,讓自己沒有發展,沒有發財。 大學時候的我,認為國內研究生沒有讀的必要,不僅時間長,而且讀完了也不知道有什么用。海外研究生又太貴,不如拿到一個好offer進入社會來得實在,至少可以捅破這層模糊的窗戶,讓我看清看徹底社會和現實。因為那時我對社會依然知之甚少。 轉眼快要7年過去,我工作的時間夠我在英國讀研,回國讀博了。雖然在深圳我已有車有房有老公,年收入不低,但在公司的晉升并不如我意。重要的是我感覺我的人生價值尚未開始去體現,經濟壓力也越發大起來。 好在我對學習的熱情日益高漲,在越來越忙的工作中,還會持續閱讀和學習,持續思考。在學習的過程中,是快樂的。 《大學之路》這套書,教給了從小在老師堆里長大的我、讀了當年國內top10大學的我什么是高等教育。我的父親在我年幼時便寫過《教師魅力的培養》一書,并在我讀大學之前寫了《帶著野心上大學》一書贈予我,但都沒有吳軍博士的這本書讓我對教育真正產生興趣和肯定。也沒有這本書對我的啟發之大。甚至,我感覺本書驗證了我很多內心深處的看法和想法。 書中的觀點和對美國私立大學的介紹細節,我不在此一一描述,可直接拿到原書進行閱讀。此文僅對讀后的感受進行描述。對我啟發最大的是通才教育和專才教育兩個概念,()歐洲和美國名校的歷史和特色淵源;及各行各業出領導者的名校使命。反觀我過去的家庭教育,小時候是一句很空的做一個為社會做貢獻的,有用的人,后來是希望我能有時間做自己的事情,創業賺錢。創業賺錢這是結果,但使命感、對某個領域的鉆研、突破和領導的精神缺失。但我也感謝父母從小給我帶來的對學習的熱情,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火種。 過去由于對藝術的愛好,我從小便學習藝術,并長期堅持,但在大學出于未來的生存考慮便放棄了。大學學習的專業由于不好找高薪的工作,也放棄了。通過工作從事了新的領域,最后成為了一名產品經理,拿著和普通同齡人比高薪的工作,跟同齡精英比薪水又少了一半。 這經歷似乎很典型,為了眼前的利益,隨波逐流,如果繼續努力,最終可能在競爭非常激烈的人群中或小一些的公司成為高管,職業經理人。未來也不是不光明,只是這條路走的人太多了。 后面的讀后感,暫不刊登了,如果,你依然還有為社會做出獨特貢獻的愿望,或對自己還有更高的期待,不妨讀讀這本書。讀過的讀者也歡迎留言來信交流你的讀后感。作者:爾 |
|||||
校園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