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機場里的小旅行》讀后感2000字 | |||||
作者:佚名 睡前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5/11 ![]() |
|||||
《機場里的小旅行》讀后感2000字那天,女友(當時還不是)在方所向我介紹《機場的小旅行》這本書。在這之前我是不認識阿蘭德波頓這位作家的。記得她說過這是一個英國作家,當看到他的原名里有個de的時候,我發現他好像不是個英國人。通常來說,是德國或者法國的貴族專有的名字。所以百度了一下發現他是瑞士出生(瑞士人大部分是德意志和法蘭西民族,這可能會有一些淵源,但我沒有詳細查究)后來才移居英國的。 我有點忘了當時她說起這本書的原因,可能是我講到一些關于機場的話題。 我對這本書的名字很感興趣。機場,通常來說,是旅行出發或者結束的地點,而不是旅行的對象。他選擇了在這里旅行,是一個感性的行為,還是帶著其他什么目的?你說這是本輕松的書,有很多在機場發生的小故事。所以我想這本書或許帶著某些創意,給人一些啟發。 通過序來了解作者,我發現他有個愿望。他希望讀者可以通過他的書,認識到那些他們內心深處早有所感卻無法清晰和準確表達出來的東西。我還從他的文字里感受到了每個對文學向往的人的美好意愿,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歲月溫柔以待,引起被人的共鳴,也成就自己。 正篇一開始他就說明了寫這本書的原由:一家擁有多座機場和掌握許多工業基礎設施的公司邀請他為希思羅機場的第五航站樓寫一本書。也許他覺得答應這份工作并不十分光彩,他找了一些前人的經歷來說服自己幫商人寫文是可以接受的。比如說他舉例17世紀的哲學家霍布斯,對他的資助人德文郡伯爵在著作里寫滿溢美之詞,并欣然收下伯爵的一個莊園。 他對出境大廳外觀的描述是充分想象的,他說:“建筑物如果對自己所克服的困難好不吹噓張揚,就會產生一種我們可以稱之為優雅的美感。”“屋頂的鋼柱,仿佛置身盯著亞麻布,舉重若輕的姿態激勵著我們以通過的態度面對人生中的重擔。” 有時候看書的享受就在于當看到這樣的語句,我也常常會因此受到些影響,聯想到了其他事情,思緒會飛到別的地方,就好像是憑空多了一條彩虹般的橋梁,讓人走到云的彼端。 在安檢區的部分他有兩段描述是挺有意思的。 一段是表達創作對客觀事實的影響:“王爾德曾說,在詹姆斯惠斯勒開始作畫之前,倫敦原本沒那么多霧。所以我也不禁納悶,在雷蒙德卡佛開始寫作之前,美國西部各個獨立城鎮的寂靜與哀傷是不是也沒那么明顯(卡佛的作品揭露洛杉磯與圣菲之間許多小鎮的潛在性格)。” 另一段是一個看似嚴肅的笑話:阿蘭德波頓問機場里的一名牧師,旅客通常在什么情況下找你。他回答說:“他們來找我,通常是因為找不到路!”后面幾個字還加強了語氣,似乎表達出一種人類心靈失落的狀態。當作者再問他們通常在哪方面找不到路的時候,牧師說:“都是因為找不到廁所。” 對于宗教,我一無所知。但我挺認同牧師說的一段話:“死亡的念頭會把我們推向對我們而言最重要的事情,這種念頭會賦予我們勇氣,促使我們追求內心所重視的生活方式。” 基督教讓西方世界的人擁有信仰,其思想強調財富和德行之間并不存在絕對的正向關聯。耶穌作為最崇高的人,他在世上終生貧窮。這讓我想起《天國王朝》里面的鮑德溫四世,他是個麻風病國王,命不久矣。 接著作者在和英國航空公司首席執行官威利沃爾什的交流里收獲了一些對航空業現狀的認識,也或多或少的在內心里達成了自己跟航空業的和解:航空公司連續三個月虧損近1.5億英鎊;飛行員和機組人員打算罷工;政府對他的燃料征稅;環保人士和英國媒體也對他施加壓力……阿蘭意識到民航業不是一個有利潤的產業,跟他所處的圖書出版業很相似。在一個沒有獲取豐厚利潤的情況下,證明自身的不可或缺。 來到了入境大廳,在作者筆下,這是個奇妙樂園的入口。首先在明亮的燈光下感到一陣暈眩,接著映入眼前的是四面八方的標志,一時之間迷失方向的你走在光滑透亮的地板上,看著身邊來往的人深淺不同的膚色,困惑于自己所在何處,與此同時伴隨著現代感十足的金屬聲響,被五顏六色的廣告環繞包圍——一派繁華的景象,讓疲憊不堪的返程客人不知所措但又如獲新生。恍惚間家鄉不再是熟悉的家鄉,眼前的那道晨光也顯得格外特別,地勤人員相互用母語交談竟感到陌生。這種奇妙的感受提醒著我們每一個人,我們的家鄉都是繽紛多元的世界中的其中一員。 最后想說一下書上有兩個情侶擁吻的場景,一個出現在出境大廳,另一個是在入境大廳。不同的場景,故事必然是不一樣,一個是分別,一個是重逢,遺憾的是作者對他們的了解不夠深入(我覺得書中他描述的人物大部分都不夠深入,可能他也沒多少時間去了解,更多的是根據他們的一些外在呈現或者簡單的交流來想象,以此作為襯托,抒發作者自己的情感),我并沒有太多的感觸。從他的描寫來看,離別的那一段更容易讓人留下印象,但我本能傾向于記住重逢那一吻。 |
|||||
睡前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