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白癡》讀后感1500字 | |||||
作者:佚名 睡前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5/9 ![]() |
|||||
《白癡》讀后感1500字! 猶如一面鏡子,反觀自我。 《白癡》是我接觸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第一部作品,在4月底的時候讀完了這本書,通過五一假期的時間,讀了多數友鄰的總結,不停得提問、沉思、自省,才逐漸把自身融入了小說人物所在的世界。 公爵幾乎是我們所有人最初渴望成為的人——善良、寬容、博愛,滿懷一顆赤子之心的熱愛別人,熱愛生活。可是回歸現實生活,公爵這樣的品性幾乎會被所有人認定為“白癡”,因為他占據了上帝視覺,幾乎是為引渡眾生而存在的,而我們都是凡人,“正處在第三匹馬及黑馬的時代騎在馬上手里拿著天平;因為當今一切都要稱分量,都要按合同辦事”,“人人一心謀著自己的權利”,過多為他人考慮反而會被嘲諷單純。但是我們為什么依然會為這樣一個超脫現實生活的人所感動,或許人純潔的心靈是我們都渴望的吧,有誰不渴望自己和以及身邊的人都是一群真誠、善良和可愛的人呢? 娜斯塔霞,這個人物讓我深感她的孤獨。她是浸在萬惡的現實生活中,卻依舊出淤泥而不染,盡己所能保持純潔心靈的人。遇到公爵前,她很孤獨,身邊全是一群對她有所企圖的人,沒有一個人真正的尊重她,也沒有一個人真正的懂她;遇到公爵后,她依然孤獨,她深愛公爵,卻望而不得。然而她比任何人都渴望幸福,多次逃離羅果仁去到公爵身邊,然而善良的她“深信她是世界上最墮落、最邪惡的人”,她不忍將公爵至于一個被人議論和嘲笑的處境,所以她糾結到死,哪怕最終決定留在公爵身邊,善良的內心卻也沒能饒恕自己,而后瘋癲走向了毀滅。 阿格拉雅,一支溫室里的花朵,蠻橫傲嬌卻又不乏善良可愛。每次讀到有關她的情節,總是不由得想到司湯達《紅與黑》中的一句話——“鄉下佬的狡黠勝過了有錢人的狡黠,因為后者不依靠狡黠也是可以過活的”——我并非認為有錢人盡數善良(比如羅果仁),窮人盡數狡黠。阿格拉雅身處一個毫無后顧之憂的家庭,有一個控制欲強卻敢愛敢恨的母親,或許在多數人眼里,她所擁有的的是眾人不可企及的幸福,但是她想逃離,就像一個天真的小孩子,總是對另外一種生活有所期許。她真的被保護的太好了,稍稍渾濁的世界于她都顯得格格不入,這位傲嬌善良的公主,或許還未真正理解愛情,就任性的愛上了公爵。可是我覺得她并沒有完全懂得公爵,因為她向往美好,所以她愛上了善良的公爵;但是她對惡的認知,或許才剛剛開始,對待惡或許還不能全盤接納。 羅果仁,一個可憐人。我之所以不想說他是一個惡人,是因為他是眾生的影子,他的愛是自私。試問有多少人的愛是無私的?只要對方幸福,你真的就滿足了嗎?當你全心全意的愛著對方甚至感動了自己,他卻毫無留戀轉身離去,你會第一時間坦然的祝福對方嗎?我愛你所以希望你幸福,但我希望這份幸福是我給予你的,或許這就是自私。無私是否只是存在于理想中(公爵是否理想化)?或許羅果仁很自私,但不能否認他對娜斯塔霞世俗的愛。 陀翁對于眾多小人物的塑造,閱讀過程中一度瞥見身邊許多人的影子,有些甚至就是隱匿于內心真實的自己。將軍夫人的敢愛敢恨,列別杰夫的貪婪,伊波利特的陰郁,加尼亞的平庸……這些小人物影射了絕大多數的世人。 其中,最想談談加尼亞。陀翁把他歸到“‘聰明的普通人”的行列,這類人“把自己想象成曠世奇才,可是在自己心里總保留著一條懷疑的蛆蟲”,而我很不幸的也屬于此類人,深知平庸卻不忍平庸,所以把平庸怪罪到“一切束縛了我手腳”的人與事的頭上,“他們確實一輩子都無法肯定,他們渴望做出的創舉究竟是什么,他們畢生準備完成的偉業究竟是什么”,所以不停的折騰,“一方面深刻地、不斷地感到自己缺乏才華,另一方面又不可遏制地想要證明自己是個最有獨創性的人”,現在的我不就是這樣嗎?深刻反省,或許自己比起加尼亞只是多了一點善良,少了一些手段,但終究還是如他一樣艱辛地生活。 這部作品初讀卻已決定重讀,因為生活總是苦難重重,總會讓人充滿絕望,走入陀翁的作品,走向所有的苦難者,與他們共同經歷,哪怕救贖失敗,過程卻也能感受到無盡的關懷與愛。 |
|||||
睡前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