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樂美》讀后感500字王爾德真是個天才,風花雪月在他筆下既是具體的風花雪月,又是浪漫的比喻。他用香氣來描寫一個人聲音的動聽,真是絕了!仿佛一瞬間就置身于一位優(yōu)雅紳士面前,感受到來自他口中那種余音繞梁、沁人心脾的溫柔。
王爾德雖然是唯美主義的先鋒,可這部悲劇不就悲慘在顏狗莎樂美即便得到了美的東西,最終它還是丑了嗎?——約翰的眼睛睜不可能再睜開看她,艷紅的嘴唇也是苦澀的味道——甚至,莎樂美自己也因為這份對美的執(zhí)著而葬送了性命。
前言里,把莎樂美對約翰人頭的執(zhí)著歸因于那個時代流行于揭露、描寫戀尸癖。而我更愿意從“唯美主義”的角度來理解。正是因為把“唯美主義”、“對美的追求和執(zhí)著”上升到了絕對崇高的精神高度,才會不顧性命、拋棄那些倫理道德和教條規(guī)矩,去極致地追求美的事物。可悲、感嘆之余,也不由得對這份執(zhí)著心生敬畏。
“Suffer me to kiss thy mouth.”這句話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腦海里;與此共生的,還有一位婀娜美女的容貌:她頭發(fā)卷曲,面龐白皙,眼眸柔情似水,眉宇間卻透露出一份堅毅。
這個故事如果放在愛情里,可能要教人“強扭的瓜不甜”、“不要愛上一個不愛你的人”的道理;若是放在生活中,大概就像那句火了十多年的雞湯——攢不住的沙,不如揚了它。
人生或許就是這樣,“執(zhí)念”是支撐我們奔向理想的動力。但想平衡執(zhí)著與放手,不亞于權衡理想與現(xiàn)實,真的很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