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你一生的故事》讀后感1500字 | |||||
作者:佚名 睡前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4/15 ![]() |
|||||
《你一生的故事》讀后感1500字語言與思維,預知未來與自由意志,愛與勇氣,非零和博弈。 “預知未來又與自由意志產生了矛盾。正因為能夠自由選擇,所以我不可能預知未來。反過來說,如果我已經知道了未來,我便不可能反抗這個既定的命運,也不可能把我知道的未來告訴其他人——這也是一種形式的反抗。預知未來的人不會奢談未來,讀過歲月之書的人不會承認自己讀過它” 文中虛構的外星生物七肢桶使用的是非線性的語言,而語言代表著人的思維模式。因此,在七肢桶的思維中,前因與后果不再是各自獨立的兩個個體,而是交織在一起,互相影響互相作用,二者不可分割。觀念與觀念之間并不存在天生的,必然的排列順序,也沒有所謂的“思維之鏈”,循著一條固定的路線前行。所有組成部分的重要性都是一樣的,沒有哪一個念頭具有優先權。如果有優先權這個說法,那么,所有組成部分都具有相同的優先權。對于七肢桶而言,所有說出口的話都是行為性的。它們所說的話不是用來交流思想,而是用來完成行為。無論什么對話,七肢桶全都事先知道雙方會說什么,這是實施。但為了讓它們所知的對話變為真正的事實,對話仍然必須進行。它們的思維就像費爾馬最少時間定律中的光線一樣,在出發時便知道了自己的目的地,因此才能永遠選擇最快的路線。 而人類使用的則是線性的語言,也代表了人類的思維模式,凡事有因必有果,有先必有后。而語言和物理現象一樣,有兩種理解方式:從因果關系角度,從目的論角度。于是可以說,語言是發送信息的工具,因為我說了,你也聽見了;也可以說,語言使實現知道的計劃成為現實。 用另一種說法即是:七肢桶的思維具有預知未來的能力,但是它們沒有自由意志。而人類具有自由意志,卻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 當本文的主角學會了七肢桶的語言后,她習得了七肢桶的思維方式——擁有了預知未來的能力,但同時也失去了作為人類的自由意志。我覺得比較感動的是:當主角預知了未來她會和她現在的愛人,未來的丈夫感情破裂,分隔兩地時,她依然選擇了去愛他;當她預知了未來她的女兒將會死于25歲的一次登山時遇到的雪崩時,她依然選擇了生下她,陪著她長大,和她一起度過一生。本文的題目《你一生的故事》指的便是主角預知的最愛的人——她的女兒一生的故事。我覺得她非常的勇敢,就像哈伯·李在《殺死一只知更鳥》中所說:“勇敢是當你還未開始就已知道自己會輸,可你仍然要去做,而且無論如何都要把它堅持到底。”文中的女主角露易絲·班克斯便是這樣勇敢的人,當還未開始時她就已經知道了未來所會經歷的痛苦,但是她仍然選擇去愛,并且將愛進行到底。 “從一開始我就知道結局,我選定了自己要走的路,也就是未來的必經之路。我循路而前,滿懷喜悅,也許是滿懷痛苦。我的未來,它究竟是最小化,還是最大化?” 除此,文中描述的人與外星人之間的關系也令我耳目一新:通常,人類對待其他種族的態度都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文中的人類最開始也是以這樣的態度來揣度突然降臨于世的外星人的,但是,七肢桶卻是抱著一種“雙贏”的態度前來地球的。它們來地球的目的不是為了獲取資源,也不是為了侵略,或者是為了傳播自己的文化和信仰。它們就是簡單地“來看”,“來觀察”,來和人類進行交流,來和人類一同達到雙贏的結局。在以往的一些科幻作品中,人和外星人的關系往往是劍拔弩張的,而在此之中卻提出了我們要理解外星人的文明,和他們和平共處,取得雙贏(這個思想和奧森·斯科特·卡德在《死者代言人》中描述的人類和皮奇尼奧的關系很像,但是人類和皮奇尼奧之間也經歷了很多的誤會。) 這篇文章除了內容很打動我外,文字也非常具有詩意,尤其是在特德·姜描述費爾馬時間最少定律時,將光束看出了一個有獨自意識到主體,“這道光束事先必須什么都知道,早在它出發之前。”用這種詩意的語言描述枯燥無味的物理定律也是特德姜的寫作特點,也是我喜歡他的另一個原因。 |
|||||
睡前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