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跟皇帝討債 | |||||
作者:佚名 睡前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5/11/17 ![]() |
|||||
|
跟皇帝討債漢高祖劉邦登上皇位后不久,就把他老父親(father)從故鄉沛縣陽里村接到長安,讓他做了太上皇。 不料這位太上皇過慣了采桑耕田的農家生活,對眼下皇宮里的奢華還真是不習慣,整天惦念著老家那種自由安閑、無拘無束的日子。沒多久,他因思慮太過,一病不起。劉邦弄清了老父親的病由,決定陪他回故鄉走一趟。想當年劉邦依然一個市井閑人,此次以龍體之尊回老家,可謂是名副其實的衣錦還鄉了,其聲勢自然是浩大而隆重。 高祖還鄉的日子到了,陽里村的百姓人人換上新衣服,一大早就聚集到村口迎接?斓缴挝,才見浩浩蕩蕩過來幾千人的隊伍,豪華的龍車上端坐著威風八面的漢高祖,前面的車上坐的是太上皇。看熱鬧的人群中有個60歲左右的老婦翁氏,這樣大的場面,她可是平生第一次見到。當她擠在人群中發現龍車上的劉邦時,突然之間之間之間高聲叫了起來:“咳,車上坐的這不是劉三子嗎?”“別瞎扯,他是高祖天子!”旁邊有人趕緊小聲提醒她。“喲,改名字了?他怎么改俺也認得,他就是劉三子!沒錯!”翁氏越發大聲了。隨行的保護一聽有人喧嘩,沖過來要抓走翁氏。太上皇一見,趕忙擺手道:“不要抓,那是我們的鄰里鄉親!”這一鬧,龍車只得停下,太上皇下車攔住要抓翁氏的保護,轉頭對劉邦說:“這是你翁二嫂嫂,你還記得她不?” 劉邦離開故鄉幾十年了,怎么會記得一個農婦?他茫然地搖搖頭,表示想不起來。翁氏一見他搖頭,不高興了,指著劉邦大聲說:“好你個劉三子呀,你連俺都不記得啦?你不記得俺,俺可記得你,你從小就偷雞摸狗的不干好事,那年俺生俺家虎子,正坐月子,娘家送來給俺補身子的一只老母雞(hen),也被你偷去殺掉下了酒,俺又生氣又心疼,害得俺好幾天都不下奶水……”“哈哈哈……”看熱鬧的村民都大笑起來。 車上的劉邦好不尷尬,正要發怒,太上皇趕緊打圓場:“咱們這是回家了,來看你的都是鄉里鄉親的,不必按君臣之禮管束他們!眲钜幌胍彩,就現出笑臉對翁氏說:“原來是翁二嫂呀,你一貫可好?”“這還差不多,”翁氏說,“你雖說偷過俺家的雞,但你問問你爹,這么多年俺跟他要過沒有?今兒個看你出息了,按理說也該還俺那只雞了吧!” 劉邦聽了,簡直哭笑不得,心想,真是個膽小無知的婦人,竟敢在大庭廣眾之下跟天子討債!看來跟這糊里糊涂的婦人也講不清什么道理,他只好吩咐手下人給翁氏一點錢,好讓她閉嘴。不料翁氏果斷不要,她振振有詞道:“你劉三子當年偷的是俺的一只老母雞,你就還俺一只老母雞好啦。俺要是收了你這么多錢,像是俺姓翁的訛了你姓劉的,要是讓別人說三道四的多不好!” 劉邦被這個既糊涂又認真的婦人給氣樂了,就吩咐隨行的地方官員,趕緊去找一只老母雞來還給她。翁氏拿到老母雞,笑逐顏開,又轉頭對劉邦說:“劉三子呀,雖說你欠俺家一只雞,也犯不著更名換姓叫什么高祖呀!你以為你改了名字俺就認不出你了?這不照樣認出你了?俺還沒糊涂!”說完,抱著那只老母雞高興地回家去了。看到劉邦面帶怒容,太上皇趕忙說:“你這翁二嫂嫂是個直性子,說話辦事不會拐彎。她倒是很好的一個人,你這么多年不在家,她沒少照料我們二老,有好吃的還拿來送給我們呢!眲盥犃,這才釋去怒容。 還鄉幾日,劉邦一行又浩浩蕩蕩地回到了京城。他滿以為這次為老父親了卻了心愿,不想這次回故鄉,見到那么多相處幾十年的鄉親,太上皇越發割舍不掉,整日念叨著還要回老家。劉邦身為一國之君,怎么能放著國家大事不摒擋,總陪著老父親回老家呀!劉邦見老父親確實思鄉難耐,怕他又思慮成疾,靈機一動,想了個辦法。他在長安城專門辟出一塊地,按照老家陽里村的樣子,造了一個復制的“陽里村”。溝渠堤埝、房屋瓦舍,甚至一草一木,都按陽里村的原貌在這里重現。雖說只是造一個村舍,但所耗金銀不亞于建一座城池。 長安城中的“陽里村”建好后,沛縣陽里村的村民全被接到這里安頓下來。這樣一來,太上皇不必出城就能見到熟悉的村落,熟悉的鄉親。只要聽到親切的鄉音,他就不會有思鄉之苦。 可是太上皇見到那位曾經向天子討債的翁氏時,不由得吃了一驚。不久前還見她身板硬朗行走迅速,而此時的她拖著一條斷腿,靠一副手杖吃力地挪出發體。太上皇問她這是怎么回事,翁氏說了事兒的原委。 原來那次高祖還鄉前,沛縣縣令周勝就命差役挨家挨戶收取“人頭費”,不論長幼每人收20串銅錢,聲稱是為接待高祖籌集費用。翁氏家窮,一時拿不出錢,差役就將她野生的一只羊奪走抵了人頭費。 那只羊可以說是翁氏家最值錢的東西了,翁氏為此心疼得哭了好幾場。上回,她從高祖那里討回那只雞后,便有了信念。心想,從天子手上都可以討回欠債,一個縣令哪在話下?她決定去縣衙討回那只羊。于是,翁氏三番五次來到沛縣指名道姓要找周勝,周勝覺得躲著也不是個辦法,就通知她,說當初收的那些錢,是為了支付高祖還鄉時的破費,沒有錢當然要牽走她的羊,想要羊的話必須補交所欠的人頭費。 “什么高祖,不就是那個劉三子嗎?是他自己要返來的,憑什么要我們給他湊錢?”翁氏有些不滿。周勝正愁抓不住這個難纏婦人的把柄,一聽她說這話,不禁大怒:“好啊,你竟敢如此稱呼當今天子,真是大逆不道!”他吩咐差役重打翁氏?蓱z翁氏羊沒要返來,一條腿卻被打斷了。 太上皇把這件事對劉邦說了。劉邦一聽吃了一驚,他上次還鄉,所有破費都是從國庫直接撥下去的,沛縣還在下面挨家挨戶收人頭費,聲稱是用于高祖還鄉的,這不是明目張膽地搜刮民財、中飽私囊嗎?沒想到自己的故鄉竟出了這樣的贓官,為斂財不惜敗壞他劉邦的名聲。劉邦大怒,立馬下旨查辦周勝,就地處死。 處決了周勝,沛縣還要換個新的縣令。劉邦突發奇想,命翁氏的兒子翁虎去接任。這翁虎自幼家貧,加上他生性懶惰,30多歲的人了,連個媳婦都沒有娶上,只和老母翁氏慘淡度日。他做夢都沒想到,自己由一介平民搖身一變成為縣令,做了上萬人的“父母官”?上У氖,這翁虎本來沒有什么真本事,做了官后只知道每日吃喝玩樂,不干正經事。別人送禮給他,他是來者不拒,還常常命手下人去下面橫征暴斂,魚肉百姓,當地百姓怨聲載道。不到一年,有關翁虎的奏折就不斷遞到劉邦那里,但他一向“按兵不動”。一次,翁虎下令讓差役搶百姓的東西,有人不馴服,爭斗中被差役打死了。這一本又被奏到了劉邦那里,劉邦這才下旨將貪官翁虎革除官職,就地處斬。 翁氏聽說了兒子要被處死的新聞,連夜呼天搶地地去找太上皇,要他在天子面前求求情放了翁虎。太上皇念及鄉親之情,就領她來見劉邦,背后求情。但是劉邦把下面官員參翁虎的折子,一件件說給翁氏聽時,翁氏也傻眼了,原來兒子當了縣令后,竟做了這么多傷天害理的事呀? “想當初那個搶了俺羊的縣令被處死了,換了俺虎兒難道比他還壞?”翁氏有些想不通。 “翁虎比那個要壞上百倍,那個只是聚斂錢財,翁虎不光比他聚斂更甚,還縱容手下打死無辜百姓,你自己說他該殺不該殺?”劉邦問翁氏。 翁氏一時答不上來,自言自語道:怎么好端端的一個人做了官,就變成為為非作惡的惡人?她沉思片刻,突然之間之間之間抬頭對劉邦大聲說,“俺曉暢了,我說你怎么會想到讓俺虎兒做官呢,原來你是嫌俺跟你要了那只雞,才想了這么個辦法報復俺呀!” |
|||||
| 睡前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