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瞿秋白《多余的話》讀后感600字 | |||||
作者:佚名 校園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4/9 ![]() |
|||||
瞿秋白《多余的話》讀后感600字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讀瞿秋白《多余的話》便能感受這種來自生命的真實和心靈的表白。仿佛看見了那個午后,一個戴著眼鏡書生模樣的人,手帶鐵銬,在幾個武裝人員的押解下,緩步前行。走著走著,來到了一處草坪,中年人回頭對押解的人笑笑說:“此地很好!鄙院,槍響了,中年人應聲倒地。 瞿秋白是不幸的,一個中國傳統書生的不幸,他的不幸源自他的懦弱。也讓我們看清了“政治”與“政客”。他在人生的盡頭一吐為快,說出了“最后的最坦白的話”,這種勇于自我批評的精神,將成為一份珍貴的思想文化遺產,作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永遠載入中國革命的歷史畫冊,潤澤后代,成為永恒。 瞿秋白本立志“文學”,但卻因交不起北大的“學膳費”而改投“俄文”。那時俄國已經革命,本想以俄文謀口飯吃,誰曾想被卷進了“政治漩渦”。不能從事(自己所喜愛的工作已夠痛苦,他卻更不幸地登上了一個自己不擅長的“政治”舞臺。他用書生式的懦弱對待人生,幾乎沒有什么反抗。在接二連三地受到政治打擊后,又留在蘇區“堅持斗爭”之名,被王明、博古他們有意地將這個包袱甩給了敵人,客觀地講王明、博古是在借刀殺人。 瞿秋白在走向刑場前寫下這《多余的話》,算是一種解脫。至少他敢于講出許多人不敢講的話:參加革命僅是歷史的安排,并非追求什么馬列主義。盡管招致了身后無窮無盡的是非,但時間已經開始證明并且還將繼續證明,瞿秋白做出在臨死前一吐心曲的決定是極其正確的,他最終以這一篇《多余的話》而真正捍衛了自己的人格和名譽。 直到最后,瞿秋白才真正感受到一種人生的超脫。在說完心里話后,他還不忘“中國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東西,世界第一! 臨刑前,瞿秋白曾經寫過一首《卜算子》詞,其中有:“花落知春殘,一任風和雨,信是明年春再來,應有香如故”。 一場悲劇就這樣結束。作者:譚俊峰 |
|||||
校園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