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的問題-《北野武的小酒館》讀后感1000字:
《北野武的小酒館》一書,一翻開就忍不住想一口氣讀下去,又因為幾乎都是金句,我整整記錄了三頁16K的讀書筆記。北野武以一個智慧的長者姿態,把他對于現代社會之種種現象的看法,直率的表達出來了,全書給人極其真誠的感覺。
北野武開篇討論生死,當時我還想:怎么可以上來就談生死呢?不需要鋪墊嗎?沒想到北野武寫的完全不突兀,我讀書筆記的第一筆記錄,就是第六頁的那句:“死是多么掃興的一件事。”當時這句話就擊中了我。
北野武寫的這種從小就懼怕死亡的感覺,我特別能夠理解。大約在我上三年級的時候,我突然的特別害怕我的家人會死去。我想這是一種后知后覺。因為6歲時,某一天中午我放學的路上,有人慌慌張張的讓我回家,說我爺爺倒在了地上,我也慌慌張張的跑回家,用盡力氣去喊我爺爺,但我爺爺再也沒有醒來。當時我根本不知道這叫做死亡。我繼續和同學們玩兒,我甚至不知道爸爸為什么不高興。然后突然的,不知何因的,我就明白了死亡是一件極可怕的事情,于是我開始整天都擔心我的家人,為此都竟然常常躲在被子里哭泣。所以我贊同北野武說的死是一件掃興的事。
“不論你對逝去的故人多么懷念,活著的人都生活在一個與死者毫無關系的世界里。”——面對著死亡,我們只能無力的承受。我總是有一段恍恍惚惚的記憶,在我24歲的某一天里,我坐在送靈車里,旁邊的棺木里躺著我的一位親人,我的手也許扶著棺木又也許沒扶著,我睡著了,睡的死死的,連夢也沒有。我第一次如此接近死者,我們只隔著幾十厘米和一層棺木。我們雖然道過別了,但是這場死亡,還是讓我用了很久很久才走出來,仿佛世界和人,都需要我重新去認識。但是從此以后,我明白了,死亡了就不具有意義了,活著的人會千方百計的生活好,不因為誰死了就有什么不同,無論如何,活著的人是可以再振作起來的。
“因為我對自己的人生沒有任何選擇的余地,所以我體會不到活著的感覺。”我非常喜歡這句話,我想只有非常智慧的人,才能這么準確的說出這個道理——行尸走肉一般的人生不能稱之為活著。我記得我有過每天往返至少四個小時的通勤經歷,我感覺我不是我,我不能支配我,我不再有思想,只有動物屬性——吃、睡、工作、疲憊——精神的枯涸是能夠讓人質疑人生的。當我拒絕了這種生活以后,有了可支配的自由時間,我活了過來。我想,適度的自由,有助于個體發揮潛質,絕對的消耗,只能把人壓榨成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