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懷與姿態——《先生當年》讀后感1500字:
《不爭的柳詒徽》一文中提到柳老先生的外祖父,老人家酒量極好,常常邊飲邊和兒女們談古論今,尤其不忘敘述歷代先輩的詩文道德。年幼的柳詒徵就坐在外祖父旁邊聽,真是既增長知識又勵志。老人家和孩子們講先輩們的詩文道德,這是個非常好的做法,使得家風非常棒,也使得家族精神得以傳承,無形中也幫助孩子們樹立了榜樣。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耳濡目染,孩子們就會去效仿那些先輩,努力做出更大的成績。也因為此,柳詒徽從小就養成了克制、平和的作風,以至于他批評人的時候也是一個有溫度的人。受了批評的人如沐春風,必然能欣然接受他的批評。
柳老先生的"不爭",似乎也是一種爭,是平心靜氣地爭,是不爭之爭。柳老先生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凡是他所教的學生表現優秀的,都是學生本人天資高,志趣好,自己能深造有成,不是他教的好;至于許多表現平庸的,也各與他們的習氣和環境有關系,但他作為老師也應負一定的責任。何等的謙虛,這樣的虛懷若谷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周予同老先生說過,世上絕無完全無用之人。真正的大師,真正的學者,都是很謙虛的,反而是那些一瓶子不滿,半瓶晃的人,才容易沾沾自喜,取得一點成績就喜不自勝。后來提到胡適先生上課的時候,教室里黑壓壓的都是人,甚至走廊里也擠滿了人。就是這么多人的課堂,大家仍能做到鴉雀無聲,聚精會神地聽這位大師娓娓而談。蘇雪林曾評價說,這不但是心靈莫大的享受,也是耳朵莫大的享受。可見胡適老師的課是多么的精彩。
學生享受你的課,那應該算是教學達到的極高境界了。不由得想到高考改革以后可能會走班制,如果沒有學生選自己的課,那將會是多么尷尬的事情啊,所以現在就應該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個人魅力。
《胡博士題字》其實講的是黃賞在《文匯報》上發表了一篇《過河卒子》的雜文,對胡適先生進行了抨擊。當然胡適先生知道這件事,后來,潘靜遠先生在采訪胡適的時候,以黃賞先生的名義請胡適先生題字,胡博士寫下:“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用九個字表明了自己的立場,讀后感表達了堅定的態度,卻又表達得如此委婉,很有紳士風度,做得很漂亮。這種涵養功夫恐怕不是一般人能夠修煉得到的。胡博士在《四十自述》一書中提到了自己的母親。文中說到,如果我學到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母親。足見一個母親對孩子的影響真的是深遠的。身為一個母親,在平時的生活,工作中一定要規矩自己的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