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草木》讀后感1000字“映日照新芳,叢林抽晚蒂。誰謂重三珠,終焉競八桂。”——《詠柰詩》【南北朝】褚沄
桌上放著媽媽剛買回來的蘋果,你拿起它在水管下洗凈,連著那掛著晶瑩水珠紅燦燦又有著柔和過度的色彩美學的黃色條紋的薄皮一口咬下,酸甜的汁水立馬順著你的牙齒流過你的每一片舌苔,流向你的喉嚨。甜嗎?酸嗎?好像都不是,它不同于西瓜一般甜的純粹,也不似橙子般酸的直接,汁水游離間還有淡淡的澀味停留在你的舌尖。一時間你都不知道該如何描述它的味道。只能淡淡的想這就是“蘋果味”吧。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獨特的口感,脆而不酥,柔而不黏。這是你最喜歡的那種蘋果,多年來媽媽早就摸清了你的喜好。你不喜歡面蘋果的沙軟感,“外表那么光潔內在卻如此軟糯,真是一點骨氣都沒有”每次吃面蘋果,你總是情不自禁的有這樣的碎碎念出現在腦海中,你亦不喜歡青蘋果的酸澀感,“從顏色就知道你不是簡單的小蘋果了,居然這么酸,不要去搶檸檬的功勞啊喂”尤其不喜歡青蘋果味的水果糖,說不出為什么,但是就是不喜歡。“當年在伊甸園里誘惑亞當夏娃的一定是披著紅皮的青蘋果吧……”你堅信著。
高中時,受到“One apple a day, keep the doctor away.”雙關諺語的影響,你跟你的同桌每天下午堅持在第一節課上吃掉一個蘋果,你驚訝的發現你的同桌居然是用下牙來咬蘋果,當然,她也驚訝于你使用門牙咬蘋果的技術。雖然李子、梨子、橙子、桃子、提子、柚子、柿子也都登上過你們的下午水果臺(你們還就明明各種水果都以有“子”字,為什么要叫“水果”不叫“水子”而討論過,最后這個話題在你同桌的一句“果子”終結了這個話題。),但是蘋果憑借它沒有季節性的存在于每一個春夏秋冬里,以及傳說中的吃蘋果可以減肥,于是堅定地鞏固了它在你們下午餐點的王的地位。
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蘋果漸漸地變成了“可吃可不吃,但有別的選擇下絕對不吃,削好皮切好塊的情況下偶爾可以吃一吃”的水果第一名。家里買蘋果的頻率并沒有減少,但是蘋果放到光滑的表皮被時間的風變成皺皮老太太卻成了家里最容易出現的畫面。甚至家里的狗狗被喂了太多的蘋果都將蘋果列為了自己第一個不吃的食物……媽媽問你,你現在怎么不喜歡吃蘋果了,高中明明那么喜歡的。你答,也許就是高中吃太多了吧。但每次這樣回答的時候都會有一絲疑問劃過你的腦海“那時候到底是喜歡吃蘋果呢,還是因為喜歡和同桌一起吃蘋果呢,亦或者……只是因為喜歡和同桌一起而已……”
到現在,那么多年,直到拿到書的一瞬間,你才發現,這么多年,你從喜歡到淡漠,卻從來沒有想過蘋果是怎么來的,蘋果自己有著什么樣的精力與故事,以及除了蘋果那各種你喜歡的不喜歡的果子、植物、花朵們它們的故事你從沒有放在心里過。伴著書,你才知道原來蘋果以前被叫做柰(音同“奈”),原來柰還有那么那么多種。你才知道在那么那么多的已經被稱為歷史了的歲月里,它以各種姿態存在在那里,開最普通的花,結最普通的果,卻養育了一個個、一代代最不普通的人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