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讀后感600字十年,韓寒的青春,你我的青春。
這是一本韓寒2009-2011年的博客選編。前半本主要是一些針砭時弊的內容,其中十年前的很多問題,在現在依舊存在,甚至更加嚴重了。經過這十年,我們似乎過渡到了一個更加不自由的時代,今天可能已經不允許這樣的博文出現了。
韓寒的對這些事的意見都非常平鋪直敘,既然不好為什么不改呢,是純粹的少年心性。我甚至懷疑,在當年的韓寒眼中,是有著好人和壞人的區分的。因為如今的我也還是這樣。讀了這本書,發現韓寒對很多問題的看法和我是類似的,這并不是一種巧合,而是他竟然對我產生了這么深的影響,而我直至今日才發現。那些一直強調這個世界的復雜性,所有事情背后都有盤根錯節,任何小事都有龐大的體系支撐的人,他們真的想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嗎,還是給自己的無奈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借口呢。真正在努力的,到底是單純幼稚的我們,還是成熟世故的他們呢。
這本書的后半本寫的都是賽車場上的事。那篇《致徐浪:生活像跳樓一樣往下延續》和書里其他文章的風格都不一樣,語言非常有重量,短短一頁寫盡了遺憾。看韓寒寫他的職業生涯,我想起了我小學初中高中對F1的狂熱,不愿意錯過任何一場分站賽,哪怕第二天要期末考了我還是會凌晨起來看直播,沒有什么能阻擋我對這項賽事的喜愛。然后到了大學我終于有了自由的周末,然而我卻不看F1了。
這十年我很少讀韓寒了,他似乎變成了一個當年他討厭的人。只有奔跑的時候,我們才能再見到他十六歲的時候那個體育特長生的影子。而我的算法已經寫得稀爛,我已經做不好我十六歲的時候最擅長的事了。這本書的名字起得很有意思,看開篇,韓寒給書起這個名字似乎是因為想要發泄自己的一腔熱血。而十年過去,看當年的韓寒,看當年的你我,我們看著真正的青春,然后淚流滿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