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年代的人和事還有他們的思想-《雁過留聲》讀后感600字!
這本金雁老師的最新著作其實是一本回憶錄,正如本書的副標題“我的青蔥歲月”所示,作者感情至深地描寫了自己年輕時的生活、自己的親人、朋友、老師和他們身上具有時代特色的思想與行為,其中不乏個性鮮明不拘一格的人,也正是這樣地一批不同階層、不同經歷、不同生活背景的人組成了那個萌發向上而又變化無常的時代。
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描寫“秦老爹”的故事,“秦老爹”正是金雁老師的愛人秦暉,他們是研究生同學,當年秦老師是金雁老師的“小師兄”,他們應該都是當時蘭州大學史學權威趙儷生先生的門生,而趙儷生先生更是在研究生復試時對秦暉老師有高度的評價,認為他是史學奇才,有“史學癖”。這讓當時同為參加研究生復試的金雁老師忐忑不安,認為他肯定會被趙儷生先生收入麾下,自己更沒有把握考上了。
幸運的是,后來他們不僅成為了師兄妹,又成為了一對學術舞臺上的一對有名的伉儷。書里面由多篇小文章組成,描寫金雁老師自己年輕時候的時,而后面有兩篇不算短的文章是專門描寫“秦老爹”的。
看這兩篇文章,能形象地感受到秦老師的強大的個人魅力,他在學術上的認真與執著,在生活上的糊涂和愚笨,在個人愛好上的廣泛和特長,給人帶來一個鮮活的滿滿能量的秦暉老師。寫秦暉老師的文章里有幾段文字曾在網絡上看過,沒想到當時看到的并非完整版,但那是僅是關于書的有趣的部分。非常羨慕秦暉老師家里有這么多書,堆的到處都是,屋子里還有許多紙片,上面雖然只有只言片語但都是秦暉老師隨想隨記的一種積累方式,很多只言片語都成為了以后出書的選材庫。秦老師出書速度雖然慢,他卻在用極其認真的治學態度和扎實的學術功底慢慢地編織一張耐人尋味,百讀不厭的好篇章。
這就是那個年代的人與事,這就是那個并不古老的年代的人的思想脈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