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讀后感心得體會600字:
我第一次仔細認真的閱讀一本名著,就獻給了《安娜》,接下來我就寫一下讀后感。
幾天前就讀完了這本書,但一直拖著沒有寫讀后感,這本書我是利用在大一下學期的空閑時間讀完的,說起了還很感謝我一個師姐一直強調我應該要有一個閱讀的習慣,還給我列了書單,讓我抓緊時間一點點看完,而且不能是走馬觀花的看,必須認真,細致,有自己的思考,那下面我就寫一下讀后感。
這部小說,列夫.托爾斯泰高度還原了俄國當時的生活百態,上層貴族對于下層勞苦人民的無視,并且壓榨他們。但是卻有像列文這樣的地主主動走到勞苦人民中,為他們發聲,聯系作者本人,托爾斯泰也是貴族,但他也一直為勞動人民爭取他們的利益。還提到了俄國當時的農業的發展情況,一些先進的地主已經意識到不能再像過去那樣一味的剝削雇農,而且要引進農耕工具。
文中還提到了俄國的經濟,教育,宗教(宗教色彩濃厚,基督教、新教等等)藝術(包括繪畫,音樂,戲劇,書籍)的情況,新勢力和舊勢力的對抗,讀后感·例如教育,新派認為我一個個鼓勵女人去上學,鼓勵慈善學校,但舊勢力還是固執己見的認為只有少數的上流社會的貴族能接受教育。
安娜的悲劇是那個時代的必然產物,當她在火車站臥軌自殺的時候,不僅是對伏倫斯基的懲罰,也是對那個社會的控訴,一個女人,面對自己的木訥的丈夫,平穩的家庭,在她的情夫身上找到了激情,但是卻不被所有人接受,而且她的情夫還喜歡上別的女人,反映了當時的俄國對女性的歧視,而女性卻難以反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