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解讀齊家——儒家經典《大學》讀書筆記及感悟500字 | |||||
作者:佚名 校園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4/21 ![]() |
|||||
解讀齊家——儒家經典《大學》讀書筆記及感悟500字: 文孟繁偉。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本章內容好讀易懂,沒有引用其它書中原文。格物,致知,意誠,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稱“八條目”是達到“三綱”的路線圖,終極目標是明德。 齊家先要修身,身不修家不能齊,家不齊則不能平天下。唐太宗沒能齊家但是天下治理的很好,歷史上這樣的例子還能舉出幾個,但是唐太宗身修的不錯,個人魅力屬實很高,文韜武略一代明主。 本章指出齊家為何要從修身開始?因為人都會因感情和認知造成偏差:對自己所喜愛的人往往會過分的偏愛;對自己不喜歡的人往往會厭惡;對自己敬佩的人會格外的尊重;對自己同情的人也會過分的同情等等,這些都因含有個人情感在其中,于是就不能公正的處理事情。 經常說,做事要公正不能參雜情感因素在其中,否則就容易出現偏差,管理者的更要注意判定是非時的情感因素。怎樣才能做到這樣呢?唯一的途徑就是修身就是格物就是懂得天地人事的運行之理,按理行事遵規守矩就不會有情感因素在其中。 本章最后一段很有意思,值得大家思考,即“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這都是由于溺愛和貪婪所帶來的后果。 |
|||||
校園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