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使自己強大的領域小伙子大學后,進了一家銀行工作。去銀行工作,在當時可是許多年輕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但這個小伙子半年后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辭去了那份工作,理由是自己對金融不感興趣。親朋好友知道這件事后,也都表示不理解,說他太沖動,太魯莽,遲早會后悔的。但小伙子誰的話也不聽,始終堅持自己的決定。
兩個月后,小伙子憑借自己的實力和才華,成功地在一家地方電視臺找到了工作,但由于他是新人,臺里只讓他主持一檔當時還 不被人看好的收視率很低的益智類節(jié)目——“爭分奪秒”。小伙子知道這是個沒人要的爛攤子,但他沒有挑剔和抱怨,欣然接受了。在與臺領導協(xié)商后,小伙子大膽地對原來的傳統(tǒng)風格進行了改革。他改變了以往直接進入節(jié)目主題的模式,在每集節(jié)目開頭都設計了一段精彩的開場白,內容很廣泛,包括文學、哲學、藝術等各個方面乃至對日常生活中點滴小事的感悟。
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節(jié)目經(jīng)過他的一番調整,一下子引起了廣泛而熱烈的反響,節(jié)目收視率屢創(chuàng)新高。更讓小伙子想不到的是許多觀眾都來信來電要求出版他在每集節(jié)目開頭所說的那段開場白。后來,書店里就有了一本名叫《螢窗小語》的書。而小伙子本人后來還 成了臺灣乃至全中國最受青年讀者歡迎的作家,他就是劉墉。
《螢窗小語》的廣受歡迎,使劉墉找到了新的努力方向——文學。他辭去了電視臺的工作。說:“你現(xiàn)在主持的節(jié)目這么火,怎么能辭職呢?”劉墉回答說:“我覺得我在文學上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幾經(jīng)輾轉,劉墉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天空,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