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現代教育的奠基人——夸美紐斯 | |||||
作者:佚名 校園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4/4 ![]() |
|||||
現代教育的奠基人——夸美紐斯1592年,夸美紐斯在捷克誕生,他以一生的教育實踐與研究,全面總結了文藝復興時期以來的人文主義教育成果和教育經驗,提出了一套系統的教育理論,開創了班級授課制,帶動了世界范圍內的教育革新,為近、現代教育理論奠定了基礎。 時隔400年,重溫夸美紐斯的故事及其思想,是因今日之學校教育仍在沿用其教育思想,而他顛沛的人生也足以成為一本成長課本。 “兄弟會”的牧師與校長 12歲以前的夸美紐斯是幸福的。他誕生在摩拉維亞南部的一個村落里,他的父親是“捷克兄弟會”一位受人尊敬的會員,所以他在家庭和公學里受到了很好的教育。然而在1604年,12歲的夸美紐斯成了孤兒,被寄養在姨媽家里。命運的打擊中斷了他在兄弟會初等學校的學習生活。 四年后,16歲的夸美紐斯在“兄弟會”的資助下進入拉丁文法學校學習。畢業后夸美紐斯被“兄弟會”選送到德國的赫爾伯恩大學學習哲學和神學。兄弟會選中該校,是因這所大學盛行加爾文派思潮,它和兄弟會的宗教觀點大同小異。大學期間,他在阿爾斯泰德(1588——1638)等進步教授的影響下,系統學習了古代思想家的著作,研究了人文主義者的思想,接觸了新興的自然科學知識,了解了宗教改革以來各國的教育發展動向,探討了當時德國著名教育家拉特克和安德累雅等人的教育革新主張,為他后來從事文化教育活動打下了良好的根基。從那時起,夸美紐斯就開始收集資料,準備為祖國同胞編寫一本捷克語詞典和捷克文的百科全書。 1613年,夸美紐斯在歐洲各地旅行,終點為阿姆斯特丹。旅行歸來,即報名進入海德堡大學。這所大學跟赫爾伯恩大學一樣,在宗教思想的傾向方面,與“兄弟會”接近。但他在中途因病輟學,為了恢復健康,不得不易地療養。他從海德堡步行到布拉格,再由布拉格回到故鄉摩拉維亞。 夸美紐斯就這樣用旅行完善他的教育。這些旅行使他對于自然、民生以及各地風俗和語言的各種特點獲得了正確的印象。 1614年,22歲的夸美紐斯成為校長。他從海得堡徒步回國,被“兄弟會”委任為他的母!樟辛_夫拉丁文法學校的校長。他以極大的熱誠獻身于教育事業,開始研究教育改革。在這所學校里,他在教育革新上作了第一次嘗試,參照克拉克的方法編寫了一本小型的語法指南《簡易語法規則》。 夸美紐斯24歲時,兄弟會推選他擔任了牧師職務。1618年,夸美紐斯被調到波西米亞的一個繁榮的城市富爾涅克城。除了牧師職務外,兼任兄弟會學校校長。 在這個城市里,夸美紐斯把他的全副精力和注意用在自己的會友身上。除了一般牧師所擔任的慈善事業外,他還關心會友的福利,推行了當時還沒有人知道的養蜂事業。他熱情地教授學生,每到夏天即帶領他們出城,教他們認識和愛好自然。業余時間則全部用于研究哲學和教育書籍。他特別注意研究西班牙哲學家和教育家路易·維夫斯等人的著作。同時學習繪圖,特別是地圖學。他畫了一幅很好的摩拉維亞地圖,于1627年出版發行,曾經多次再版,在17世紀被廣泛采用。 1618年,這是夸美紐斯一生中最后的平靜,天主教征伐“異教徒”的三十年戰爭爆發了,夸美紐斯開始了流浪。 1618年,戰火首先燃燒到了捷克,因為它擁有最激進的新教徒。白山一戰,“天主同盟軍”打敗了捷克軍隊,捷克喪失了獨立,新教徒慘遭驅逐、流放,財產被沒收,人民遭屠殺;“兄弟會”倍受迫害。1621年,西班牙雇傭軍攻占富爾涅克,并放火燒城。夸美紐斯的家產、藏書和所有的論文手稿化為灰燼,他本人幸免于難,帶著幾件僅存的衣服逃出了富爾涅克。當時妻子懷有身孕,只好回到了娘家,跟父母暫居。 禍不單行。1622年初,戰爭帶來瘟疫,他的妻子和兩個孩子染疫喪生,他再次遭到了沉重的打擊。戰爭奪去了祖國的尊嚴和妻兒的生命,也奪去了他研究教育的美好的時光。 |
|||||
校園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