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讀后感500字:
新聞中客觀性極其重要,作者以第三方的角度,近乎刻薄的描述男主人公高加林,寫他的外形,他的才華,也寫出他的自私和失意。讀完全書,會讓人認為這個人最后既失去愛人又失去工作是活該,但卻讓人從自己生活中找出他的影子,這個人不高高在上,只是莊稼人出身,但卻是活生生的人。
在文中他做過通訊專員,在條件艱苦的救災地連續發表消息、通訊,讓留在縣城的人們了解具體災情,連續五天不停報道。文中反復強調他愛好文學,對國內外政治新聞感興趣,豐富的閱讀量,為他第一次寫新聞稿件積下良好基礎。
正如本書發表時間為1982年,經歷了農村大規模改革的年代將天生般的農村與城市間的差距更加凸顯出來,書中以此為大背景展開,展示出主人公在農村女人和城市女人間情感的斗爭,真實的體現出那個年代出身農村但接受過教育的人的掙扎和妥協,從一個人的故事反映出時代的大故事。
本書題目為人生,雖簡短但文中主人公在愛情方面做出的選擇無疑對人生產生重大影響。他拋棄了農村女子,最后終于認清到愛可對方已經結婚,而此時的自己也配不上城市女子。他以為的救贖——自己的叔父,也已半幕后的方式操縱了他的人生。文中各處緊扣題目,并非結局的結局讓人思考。作者:楊雪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