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wǎng)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jīng)典故事 | | ||
![]() |
||
|
||
|
|||||
《傳習錄》讀后感1000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數(shù): 更新時間:2023/6/9 ![]() |
|||||
知行合一,共承文明——《傳習錄》讀后感1000字: 《傳習錄》,錢穆口中“中國人必讀的書之一”,蘊藏了一代儒學大師王陽明的思想精粹,讀它,是對心靈的拷問與洗滌,澄澈與升華。 先生說:“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初讀,就令我汗顏,因為我就是那個“知而不行者”。我自詡懂得的道理不少,可是,捫心自問,我做到了多少?我知道“人生大病,唯一’傲’字”,我明白”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讀過”君子溫潤如玉“,但是,當我盛氣凌人時,當我半途而廢時,當我得理不饒人時,我敢說,我懂了么? 再品,更汗顏了。知而不行,只是未知,那么,我知道的是什么?概念。我不知道的是什么?本質。概念,只是對本質的描述,我看似知道許多道理,其實都是鏡花水月,空中閣樓。實踐方能出真知,而我,一無所知,也一無所成。知而不行,就是懸空思索;行而不知,就是冥行妄作。我向來懸空思索,耽于理論,疏于實踐,今日起改之。 可是,你們呢?你們是否同我一樣,已經(jīng)知悔?如若知悔,又是否已改之,亦或是依舊在苦苦掙扎?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們的社會上還有太多太多的知行不一者了。有像我一樣的知而不行者,例如“鍵盤俠“、”噴子“,”憤青”……他們,或者說,我們,帶來的言語暴力、社會傷害,難道還不夠多么?讀后感·前段時間四川那位自殺的醫(yī)生,難道不是明證嗎?也有另一些人,他們無所畏懼,視法律如無物,棄公德于不顧,冥行妄作而自以為特立獨行,損人利己還理直氣壯,他們,有杭州的那位縱火保姆,有飛機上的那位抖腳先生,有破壞六千萬丹霞地貌的少年,有重慶那位毆打司機致使一車人墜江而死的女士,還有……我長嘆一口氣,此刻,我不僅僅是汗顏,簡直是羞愧難當!為你,為我,為我們。 是的,為我們。為我們的民族、我們的祖先、我們的文明!我們的民族,為中華;我們的祖先,叫炎黃;我們的文明,是華夏!它在蠻荒中萌芽,在蒙昧中成長,在時間中成熟,散發(fā)出動人的芬芳。可是,這個擁有三千年詩韻、五千年燦爛而輝煌文明的民族,他的傳人,竟然如此不堪! 我們的民族與文明,承受著撕裂的痛苦,在黑暗中經(jīng)過無數(shù)的摸索,攀過高山,穿過幽谷,渡過黑河,終于,在近代,以決絕的姿態(tài)浴火重生,然后踉踉蹌蹌地來到了我們的眼前。現(xiàn)在,我們就是這樣迎接他們、傳承他們、發(fā)揚他們嗎?不,當然不是這樣。 那么,我們該怎么做呢? 做法,王陽明已經(jīng)告訴我們了,那就是——知行合一。如果我們人人知行合一,每個人都為傳承、發(fā)揚光大我們的文明而做出實質行動,由文明的被接受者成為主動參與者、創(chuàng)造者,那么,我相信我們的文明不僅不會被我們玷污,反而會被我們發(fā)揚光大甚至超越先賢。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我們的文明由此而來,也必將由此而茁壯成長。作者:黃鑫宇 相關:傳習錄讀后感1000字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lián)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wǎng)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