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筷子代表著家人的思念,代表著一種關愛『親情文章』年,就這樣過去了,一家子熱熱鬧鬧吃年夜飯的情景依舊在腦海中盤旋揮之不去。那一雙雙筷子伸向了美食,伸向了溫暖,伸向了馨香。飯桌上嘰嘰喳喳的話語,透著喜悅透著歡欣,一大家子十幾口人好久沒有這樣圍坐在一起吃一頓團圓飯了,這就是年的作用。
春晚的熱鬧過去了,不經意間在電視里卻看到了這樣一組的畫面,深深地吸引住了我。爺爺用筷子沾著美妙的湯水送進幼小孫子的嘴中,孩子快樂地笑了,那是最美妙的味道,也是筷子的啟迪;一個小女孩舉著筷子委屈地哭著說:“我夾不起來怎么辦?”媽媽卻說:“你是中國人,中國人總要用筷子。”這就是在傳承;久未回歸的兒子回到家鄉,令母親流下了期盼的淚,兒子說:“三年沒回家,想死我了,媽媽。”媽媽看著兒子用筷子夾著家鄉的美食,吃得不亦樂乎,心頭有著無盡的喜悅,那是守望后的歡喜;過年了,孤身一人被鄉親們叫到家中吃年夜飯,并被熱情地招呼著“來吧,只不過是多一雙筷子而已。”那是和睦的鄰里關系,也是關愛。一雙筷子承載著中國數千年的情感,看著這一切使得我的心頭暖暖的。
筷子,一雙牽動億萬中國人心的普普通通的用具,我似乎從沒有正眼重視過它,但是陡然卻又發現,筷子卻從未離開過自己。也因為那個片子,不由得對筷子產生了好奇心。人類自站立行走開始,自用明火做飯開始,是不是就想到使用這樣神奇的兩根細棍子來夾菜?
其實筷子的使用和演變還是有個過程的,那個關于姜子牙與筷子的傳說也是人人皆知,不管如何,中國人使用筷子的歷史是很悠久的。所以,后來筷子被西方的人們譽為“東方的文明”特征,也無怪乎人們稱其為中國的國粹。因為,不管姜子牙與筷子的傳說是否屬實,但是自商代起,我們的祖先就開始使用了筷子。
美食中國,舌尖上的雀躍,永遠是那樣的吸引人們的視線,然而吃下這些美食,不管舌尖上如何運動都要借助于筷子的夾過與送入。所以,那個媽媽說得對,是個中國人就應該會使用筷子,因為一雙筷子卻傳承了中國的幾千年悠久文明史,也是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物件。
想著筷子不由得感動了起來,溫馨之中想到了自己初學使用筷子的情景,雖然很遙遠,但是還是記憶猶新。很小的時候,因為筷子使用不規則,總會擰著來,而我就一直扳不過來。每逢吃飯時,就會見到母親用那雙關切的眼睛盯住我那只拿筷子的手,她總是嚴肅地說:“又擰著了,順過來使,這樣是沒有吃福的。”母親越提醒我越擰著來,一度賭氣不用筷子改用勺子。后來,父親卻發話道:“提醒的多了,反而糾正不過來,順其自然吧。”就是因為父親的順其自然,我在上初中以后,突然發現自己拿筷子的手順了過來,使用起來也開心了不少,由此在后來班上比賽用筷子夾石頭時我卻得了第一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