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網(wǎng)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jīng)典故事 | | ||
|
||
|
|||||
| 有錢和值錢 | |||||
作者:佚名 成語故事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數(shù): 更新時間:2025/11/9 ![]() |
|||||
|
許多人一輩子有兩個追求:一個是有錢,一個是值錢。 有的人運氣好,出生在富貴之家,一出生就像賈寶玉一樣嘴里含著玉,有錢就不是問題。但有錢減緩不了第二個問題,也就是你本人值不值錢的問題。 有錢和值錢是兩個概念。有錢的人不一定值錢,比如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人腰纏萬貫,但除了浪費什么都不會,這樣的人“分文不值”。但值錢的人早晚會有錢,因為值錢的人都有足可夸耀的某種能力,憑借這種能力,他不僅可以安身立命,還能堆集財富,這樣的人甚至連存錢都不需要。比如一個聞名的畫家,他需要錢的時候只需畫一幅畫就可以了。所以人們常說,不要把自己變成“儲錢罐”,因為沒有人能夠靠儲錢變富;但一定要把自己變成“印鈔機(jī)”,需要錢的時候可以隨時靠能力去取。 一個人與其有錢,不如讓自己變得值錢。值錢的人才能體會到什么叫成就感。對于一個追求有意義人生的人來說,成就感至關(guān)主要。成就感從哪兒來呢?來自于自己付出努力過后得到的某種收獲。收獲越大,成就感就越大。如果一個人的錢是伸手向父母要來的,那無論有多少錢他都不會有成就感。如果一個人的錢是靠自己賺來的,那不管賺多少他都會有成就感,而且只要來路正,錢越多,成就感會越大。 說到底,賺錢是一件不輕易的事。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把思想放入一個人的腦袋之中,就像把錢從別人的口袋里掏出來一樣困難。這句話是想說明一個人思想改造的困難,但同時也恰恰說明了賺錢有多么不輕易。所以,能夠賺到錢的人都應(yīng)該是有點能力的人,也就是值錢的人。如果一個人最初身無分文,經(jīng)過自己的奮斗,最終功成名就,那么他的成就感就會油然而生。成就感是幸福的主要基石之一,從某種程度上說,一個人如果沒有體會過奮斗所帶來的成就感,那么他的人生幸福值也必定要打個折扣。現(xiàn)在,許多父母以愛的名義為孩子今后的人生預(yù)備好啦一切,可謂用心良苦,但事實上卻剝奪了孩子的奮斗空間,也因此剝奪了孩子原本能夠體會到的幸福。 一個人是不是值錢,有一個轉(zhuǎn)折點。大學(xué)畢業(yè)的時候,你急于找工作,四處求爺爺告奶奶,不管給多少工資都愿意干。這個時候是你求別人,你的個人代價尚未得到體現(xiàn),也可以說,此時的你還沒有個人代價。當(dāng)你踏上某一工作崗位時,因為對工作內(nèi)容尚不熟悉,需要央求別人來教你,這個時候你也不值錢。過后,通過不斷的努力,你成為某一領(lǐng)域的專家或非常出色的治理者,這個時候就是別人來求你了:老板會給你升職加薪,求你不要離開;別的單位會提供更高的職位和更高的工資,千方百計來挖你。這個時候,你才算真的值錢。一個值錢的人就可以擺譜了,因為有了擺譜的資本。比如諸葛亮,他為什么要劉備三顧茅廬方才答應(yīng)出山?就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的代價所在,要擺一下譜,這樣劉備會更正視他,未來會給他更大的發(fā)展空間。所以擺譜是需要能力作為資本的,否則就是找死。比如《三國演義》中的禰衡,光知道擺譜和罵人,卻沒有什么治國方略,最終死于刀下。 一個人不斷努力的歷程就是讓自己不斷值錢的歷程:值錢之前,是你求別人;值錢過后,是別人求你。我把值錢前后的這一轉(zhuǎn)變叫做“代價轉(zhuǎn)折”,也就是一個人的個人代價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歷程。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我這里說的“別人求你”,不是因為你有權(quán),而是因為你有能力。如果你碰巧有能力而且有權(quán)力,那就該一心一意當(dāng)大暴徒民的公仆,誠心誠意為人民服務(wù),千萬別讓人民天天求你。這個時候,不管你有多么值錢,都得離錢盡量遠(yuǎn)點。 |
|||||
| 成語故事錄入:admin 責(zé)任編輯:admin | |||||
| | 設(shè)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lián)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quán)申明 | 網(wǎng)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