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描寫秋天的詩句古詩(描寫秋天景色優美詩句) | |||||
作者:佚名 民間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4/11 ![]() |
|||||
描寫秋天的詩句古詩(描寫秋天景色優美詩句)總覺得秋天還很長,可以慢慢欣賞,可一轉眼間,秋天已經走到了尾聲。 行走在秋天的山路上,看楓葉漸紅;靜坐在秋天的夜里,聽秋雨淅瀝……最美的深秋已悄然而至,斑斕了歲月,溫柔了年華。 同一個秋天,百樣種情思。 白居易詩中的秋天,有詩有愛,溫暖入心。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這是一幅絢麗幽美的秋江夕陽圖。 天色已暝,卻有皓月當空;群芳已謝,卻有青松如蓋。山泉清冽,淙淙流瀉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條潔白無瑕的素練,在月光下閃閃發光,生動表現了幽清明凈的自然美。 詩人通過“露”、“月”視覺形象的描寫,創造出和諧、寧靜的意境,用這樣新穎巧妙的比喻來精心為大自然敷彩著色,描容繪形,給讀者展現了一幅絕妙的畫卷。 如果我們今天晚上在戶外,或者江邊,依舊可以看到唐朝白居易所看到的“露似真珠月似弓”。 零落桐葉雨,蕭條槿花風。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閑中。 況與故人別,中懷正無悰。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門東。 相知豈在多,但問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覺長安空。 在文學史上,白居易和元稹是一對摯友。 這一年秋天,白居易送元稹離開長安,詩人看到凋零的桐葉、衰敗的槿花,悠然飄落在秋風秋雨之中,目光所及皆為蕭瑟之景,傷秋之情油然而生,想到自己于長安再無心意相通之人的孤寂落寞之情。 字里行間,都是對元稹的不舍。你一去,剩下我獨自一人,就算我身在這繁華的長安城,在我眼里,它也是空蕩蕩的。 不求朋友成群,但求知己一人,外面的世界再喧囂,知心人不在,也如空城般孤寂。 碧空溶溶月華靜,月里愁人吊孤影。 花開殘菊傍疏籬,葉下衰桐落寒井。 塞鴻飛急覺秋盡,鄰雞鳴遲知夜永。 凝情不語空所思,風吹白露衣裳冷。 這是一首清淡而極有韻致的詩。 月光如水,殘菊傍疏籬,落葉飄零,塞鴻急飛,秋深夜靜,寒氣襲人,惟見詩人凝神遐思。就在他思緒萬千之際,蕭瑟的秋風,陣陣吹來,拂在白露上,冷氣襲人,衣不勝寒。 此詩氛圍清冷寂靜,色彩皎潔幽麗,韻味清新雋永,通俗淺顯,平易近人。 春有欣欣向榮之貌,夏有生長繁盛之氣,冬有肅冷清寂之美,而秋,落進每個人的眼中,都有著不同的色彩。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離別,是秋天的主題。這首送別小詩,清淡如水,款款地流瀉出依依惜別的深情。 “南浦”,是送別之處的代名詞,于是一見“南浦”,令人頓生離憂。而送別的時間,又正當“西風裊裊”的秋天。秋風蕭瑟,木葉飄零,此情此景,不能不令人倍增離愁。 離別本來就很感傷,與華麗的文風相比,反而是這種簡單坦誠的剖白更能戳到我,白居易讓這種感傷更細致入微了。 與其悲傷地萬般不舍地告別,不如好好大步向前。到了分別的時候,不要哭著,一定要笑著。 涼冷三秋夜,安閑一老翁。 臥遲燈滅后,睡美雨聲中。 灰宿溫瓶火,香添暖被籠。 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 “秋雨夜眠”是古人寫得膩熟的題材。白居易卻能開拓意境,抓住特定環境中人物的性格特征進行細致的描寫,成功地刻畫出一個安適閑淡的老翁形象。 在一個涼風習習的深秋之夜,有一個老頭悠閑自在。吹燈后遲遲才躺下睡覺,秋雨聲中漸漸入眠。火盆的火已經滅了,加點火,烤烤被子。早上天晴了有些寒冷不想起,屋外樹葉已被霜打成紅色落下臺階了。 “臥遲燈滅后,睡美雨聲中”,耐人玩味。窗外秋雨淅瀝,屋內“老翁”安然“睡美”,正說明他心無所虛,具有閑淡的情懷。 愿你能欣賞楓葉紅盡,層林盡染的美景,并在晚上“臥遲燈滅后,睡美雨聲中”。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 但覺衣裳濕,無點亦無聲。 杜甫這樣形容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而白居易筆下的秋雨亦是無聲的。 這個秋夜,天上陰云密布,能感受到微微的秋寒氣息。只覺得衣裳有些潮濕,但卻沒看見雨點,也沒聽到風聲。 秋日的雨,不再是匆匆忙忙,它從容、舒緩、勝似閑庭信步,款款淡淡舒卷自如于無垠的天空中,更有一份人生的自如與散淡。 小宴追涼散,平橋步月回。 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戴來。 將何還睡興,臨臥舉殘杯。 這是白居易晚年時在洛陽所做的一首五言侓詩。 全詩以極平淡的語言,從極平常的生活場景里,表現了詩人不同尋常的感受,透露出詩人極為閑適的心情。 小宴會隨著涼夜的來臨散了,自己從平橋上踏著月色回去。笙歌停止了,燈火熄滅了。殘留的暑氣已在蟬聲中消失,新的秋天隨著大雁南飛而到來。拿什么東西來催眠?那就是在臨睡時把剩下的酒喝完。 從全篇著眼,《宴散》沒有什么富貴氣,只是微醺中有些太平氣,閑適里帶點熱鬧氣。 每個人走進深秋,都會遇見不一樣的自己,或斑駁,或飽滿,或馥郁,或蕭條,或清冷,或殘落。 人人都道秋日蕭瑟,其實只要內心存有溫暖明媚,那份美好與懂得,會跟隨歲月一起盛開,即使光陰流轉,也依然如最初的美好。 |
|||||
民間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