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墳場之書》讀后感500字!
“那有用嗎?他們死后更快樂了嗎?”“個別這樣,但大多數人沒有,就像有些人相信自己換個地方生活就會更快樂,去了后卻發現并非如此。無論你去哪里,你還是你。你聽懂我說的這句話了嗎?
假如拋開《墳場之書》之中各種黑暗現實的隱喻、沉重與荒誕,單就故事本身來講是一個充滿豐富想象力和畫面感的少兒故事。可以想象,一個暫時逃脫了被殺害命運的嬰兒如何在一片荒蕪百年的墳場里生活?長久與世隔絕,如何成長與正常的交流,這樣的嬰孩還能融于復雜人類之中嗎?帶著這樣的疑問,作者尼爾·蓋普為我們講述了一個非比尋常的好故事。
墳場的幽靈們養大了這個嬰孩,名為諾伯蒂的孩子有自己的幽靈父母,吸血鬼是監護人,地獄之犬狼人們會化身照顧者,做很好吃的飯,他有朋友,被墳場最古老的靈魂認可,也擁有一切墳場幽靈應有的權限.....在這片墳場,他出入如無人之境地自由探險,他膽大心細,也特別懂得安撫守墓者們燥動的“幽靈”之心。
幽靈們有善有惡,他也會被騙,會試圖自救,懂點小竅門,但是因為他本真的善良之心仍讓他嬴得更多的友誼和善待。
這樣的故事,一點都不難看。恰恰正是那些大片動畫片中表現出的困境之中的美好與善良,不屈與爭扎,歡快熱鬧里有淚水,黑暗色調之下有最明亮一筆...這樣的故事,無論過程還是結局必然是光明而向上,讓人欣慰,給人以力量。真的期待這樣的故事變成美好的動畫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