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讀后感800字!
前一陣看了許多女作家寫的書,雖然文筆很好,可以體會到女性特有的細膩筆觸,但華麗的文章看多了,感覺就像蛋糕吃多了---膩。況且小女人的文章終究有些自艾自怨,矯揉造作,于是我就特意找了這部男人寫的書來看,陰陽調和。
我這里說的男人,是指可以從他們文章里感覺到陽剛之氣,而不是像村上春樹、郭敬明等完全被城市化的小男人,寫的東西比女人還女人,一個詞---矯情。
《狼圖騰》由幾十個有機連貫的“狼故事”一氣呵成,情節緊張激烈而又新奇。那些精靈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隨時從書中呼嘯而出:狼的每一次偵察、布陣、伏擊、奇襲的高超戰術;狼對氣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視死如歸和不屈不撓;狼族中的友愛親情;狼與草原萬物的關系;倔強可愛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艱難的成長過程——無不使我們聯想到人類本身,進而帶著疑問去思考:當年區區十幾萬蒙古騎兵為什么能夠橫掃歐亞大陸?中華民族今日遼闊疆土由來的深層原因?歷史上究竟是華夏文明征服了游牧民族,還是游牧民族一次次為漢民族輸血才使中華文明得以延續?為什么中國馬背上的民族,從古至今不崇拜馬圖騰而信奉狼圖騰?中華文明從未中斷的原因,是否在于中國還存在著一個從未中斷的狼圖騰文化?我們口口聲聲自詡是炎黃子孫,可知“龍圖騰”極有可能是從游牧民族的“狼圖騰”演變而來?我們究竟是龍的傳人還是狼的傳人?
在閱讀時,我似乎已經置身于呼倫貝爾大草原,像男主人公一樣,與一群豪邁的蒙古人生活在一起,同他們一樣對著騰格里祈禱,看著狼群用智慧的方法攻擊黃羊,坐在篝火胖吃著鮮美的羊肉,那些狼群的戰利品。非常欣賞蒙古人的那份豪邁,那份真誠,那份熱情,不論你是誰,你來自何方,他們都會用新鮮的羊奶和美酒招待你,他們會毫不保留的把自己在草原生存的經驗和技巧完完全全毫不保留的告訴你,所以在蒙古生活,你會感受到一種原始的自由和輕松,人與人之間沒有隔閡沒有墻壁。每個人之間都可以敞開心扉。古典的蒙古游牧文化不僅是蒙古人堅強性格和偉大創造力的源泉,也是歷經千年的考驗最能和草原和諧相處最環保的文化,今天如果想保護環境就應當保護這種文化。
最后說一點意見,也許因為作者是個探索異族文化的知青,他在書中聲嘶力竭,大費筆墨地喊著:蒙古文化好啊,比漢文化好!卻讓人很難產生共鳴,感覺說教成分多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