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500字書中的大部分觀點和我個人觀點大體相似,有一些理論也給了我如雷灌頂的感覺,受益匪淺。但一些關于阿德勒的理論的解釋不敢茍同。關于一些例子我覺得列舉的并不恰當,十分片面,有為了理論而理論得嫌疑。
我覺得全書最大的漏洞就是完全否定弗洛伊德的原因論,原因論和目的論是兩種相互依存的理論,并不像書中寫得那樣“有我無他”的存在,如果阿德勒真如他所說的理論那樣,心平氣和的退出權力之爭,那他又為什么和弗洛伊德決裂,還如此反對原因論呢?
書中一些理論其實是建立在一種非常理想化的狀態下的,就是雙方的認知是相同的。但事實是,這種理想化就很難實現,比如關于親子關系,在我做過的心理輔導的案例里,大部分的親子關系不和都是父母的認知和孩子的認知差異過大,孩子想要做出改變,但父母不僅不支持,甚至打壓,這樣的情況下,不管孩子再怎么改變,也是無濟于事的。
我非常同意阿德勒說的親人間保持距離的說法,希望每個做父母的人都學習下。
阿德勒的理論強調自我,這我十分認同,但涉及他人時本書的理論就自相矛盾,并不十分的讓我信服。
在一個缺乏自我的時代,提出這樣的觀點,不得不說,阿德勒很有勇氣。如果非要讓我說這本書說了什么,那就是做自己,少管閑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