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隕落II》讀后感1200字:
從2018年2月21號到2018年4月7號,歷時45天(其實有效時間應該低于30天),看完了肯·福萊特史詩巨著《巨人的隕落II》上一冊以茉黛?菲茨赫伯特女勛爵與沃爾特?馮?烏爾里希的美好夜晚為收尾,本冊中,貫穿主線的是一戰,地點主要發生在德國的東西部戰場,用各對因為戰爭,政治而兩地分居的情侶視角,來描繪了個人對于國家機器的渺小,例如上一冊結尾的沃爾特與茉黛,雖然一個身為貴族,一個身為外交官,或許背負著各自國家的政治目標,但在愛情與國家面前,他們選擇不叛國也不棄愛,沃爾特去了前線,但心里只有一個念頭,當局早日停火,和愛人正大光明在一起。
但正如之前所說,國家機器的龐大,不是一人之力可以左右,戰爭越拖越長,傷亡越來越多,此間每一回戰場的描寫都令我影響深刻,那個圣誕夜,英德兩國士兵走出戰壕,共同慶祝;格雷戈里視角的德俄戰場,他勇敢的向腐敗無能的上級扣下扳機,只為了不向和自己一樣被欺壓的普通士兵開槍,他們是無辜的,每一位普通士兵都是無奈的;包括后來比利的參軍,索姆河戰役中英軍領導者的無能,以及比利的勇敢與機智;為了照弟媳和侄兒子,毅然從戎的格雷戈里,勇敢的向壓迫做反抗。
等等,每一個小角色都有著鮮活的生命力,骨子里其實都有著相似的特點“勇敢,無謂,愛與和平”,而好戰者以菲茨為例,身為貴族的他衣食無憂,“總想搞點大新聞”,不顧一切推動著戰爭,當然戰爭也不是他一人所為,而是很多和他一樣的人“大人物”所做的決定。
而小百姓們,只求一個面包,拿起了槍,運氣好的活下來了,運氣不好的,留下了家人獨自西去。戰爭是無情的,但越是這樣,越是能體現出人性的光輝,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格雷戈里對于卡婕琳娜的那份深沉的愛,想當初是自己在野蠻警察的騷擾下救下的她,為此不少受到報復,本以為她能愛上自己,卻被“風流哥”自己的弟弟所得到,他有嫉妒,但他作為家中長子,從小看經歷了沙皇對人民,家人的重重暴行,他的心智比普通人要成熟,他對于愛的人,總是像大海一樣寬廣和深沉。包括后面自己辛苦換來的去美國的船票,因為列夫被殘暴警察追殺,而毅然給了列夫,讓他逃出俄國,自己留下來,扛下一切。
在所有正向男性角色中,我比較喜歡比利和格雷戈里,因為他們出身都不好,僅僅是非常普通的百姓,但他們經歷了太多的磨難,不僅沒有被打趴下,而是越來越牛逼,或許比利只是想讓家里姐姐和父親不再奔波,或許格雷戈里只是想讓弟媳能順利生產,自己能早日離開黑暗的沙俄,到后面,甚至只要一個面包。他們不像貴族們想建功立業,但卻完成了足以改寫歷史的成就,雖然他們只是普通人,本冊最喜歡章節是格雷戈里視角下的革命,他不是領導者,領導者是大家熟知的列寧,但是他發揚了了布爾什維克精神,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其實他并不是想政變,只是現實的殘酷讓他做出了內心的選擇,一個國家的軍人永遠不能向手無寸鐵的人民開槍!從推翻沙皇的故事上來說,我很有觸動,畢竟我們國家也是這樣過來的,還是很佩服陳獨秀等人,偉大!最后再說說列夫,這個浪蕩公子形象塑造的很是完美,但我覺得最后應該會來一個非常精彩的反轉,其實每一對情侶最后的重逢無疑是本書最精彩的篇章,屆時蕩氣回腸的家國命運在刻骨銘心的愛情親情友情面前會擦出什么樣的火花?繼續開始第三冊閱讀吧!作者:Jason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