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中國醫用點穴學》讀后感600字 | |||||
作者:佚名 校園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4/5 ![]() |
|||||
《中國醫用點穴學》讀后感600字: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位馬氏點穴療法的學員的《中國醫用點穴學》讀后感,以及她對馬氏點穴療法的起源、發展的了解和感受。 2015年8月馬氏點穴療法講座: 每次看到這個序言都會很感動,馬秀棠爺爺作為創始人,研究出來這套神奇的點穴療法真的很不簡單,又很不容易。聽馬老師講述,最初是沒有點打這個手法的,是一次偶然的發現,發現點打后皮膚發紅,跟艾灸后皮膚發紅一樣,從而才有了點打的手法。震顫的手法也同樣來源于生活之中,是馬爺爺在抖面袋的時候,在面袋底部放一個碗,然后提著面袋抖,面粉就都落在了碗里,由上至下,誘而導之,由此研究出了治療高血壓的點穴的這一手法——震顫。 馬老師從小受到父親的熏陶和影響,到處給鄰居們免費治病,甚至人家眼皮跳,他也給治,還得了個”馬時珍”的稱號,聽起來有趣,然而背后卻是馬老師幾十年的辛苦付出和為不負父望的執著堅守。 馬老師知道有很多家長為了學習馬氏點穴療法而在網絡上買電子版的部分章節內容,覺得不妥,所以找到當年的出版社,幾經聯系,才從出版社的倉庫里找來了已經絕版、僅存數量不多的書籍,一一寄給大家,使大家能夠獲得原裝正版的《中國醫用點穴學》,由衷的感謝你們,向兩位老師致敬! 在2015年參加馬氏點穴療法講座的日子里,大家爭相跟敬愛的馬老師合影,馬老師和藹可親,有求必應,要拍就拍,我們也不例外,這是永久的紀念,感謝馬氏點穴的創始人馬秀棠爺爺為后代造福無盡,感謝馬老師幾十年的辛苦傳承一路無私奉獻!作者:學員張琳 |
|||||
校園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