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中國歷史故事:能干的玩不過會演的 | |||||
作者:佚名 笑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5/11/10 ![]() |
|||||
|
中國歷史故事:能干的玩不過會演的作者: 馬德 眾所周知,西蜀政權最終壞在閹人黃皓手里。其實,黃皓最初混得也并不得意,盡管他跟后主劉禪玩得很好,但也不敢太得瑟,只因為身邊有一個讓他畏懼的人:董允。 董允是誰呢?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曾提到過他: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諸葛亮就怕自己出師北伐,后主劉禪在宮中分不清好大暴徒,便為他推薦了忠誠正直的董允。董允的職務是侍中,兼任虎賁中郎將,統領皇宮的禁衛軍。 諸葛亮果然沒有看錯人。有一次,劉禪想要擴充一下后宮的嬪妃,董允不干。董允說,現代天子后妃的數量不超過十二個,現在數目已經夠了,不能再增加。最終,劉禪的小心愿沒有得逞。不僅如此,董允對天子的近寵黃皓也很嚴厲,數責于皓.這位黃太監見了董允就有點畏懼,從不敢為非.也就是說,一點好事也不敢干。這也得益于董允對他的有效控制。董允在世的時候,黃皓的職位最高沒有超過黃門郎。 諸葛亮在五丈原病危,秘密與楊儀等人做了退兵的部署。事先商定,如果魏延不聽部署,就讓楊儀他們先行撤退,便宜從事。果然不出所料,魏延不愿撤兵,他的小九九就是想取諸葛亮而代之。當魏延發現楊儀他們率軍撤退以后,就趕在隊伍的前面,把所有退兵的棧道都銷毀了。他和楊儀都給劉禪上書,詆毀對方謀反。劉禪猶豫不決之時,又是董允等人站了出來,他們擔保楊儀沒有問題,認定狀況可能出在魏延身上。最終魏延被殺,化解了諸葛亮死后的第一場政治危機。 董允去世,代替他職位的人叫陳袛。這個人長于心計,善耍手腕,對后主劉禪言聽計從,與閹人黃皓沆瀣一氣,相互勾搭。這么一個大暴徒潛伏到宮中十二年,曾以侍中的身份代理過尚書令,還被授予了鎮軍將軍的名號。他死后,劉禪痛哭流涕,覺得太過可惜。(他對陳袛的評價是十六個字:柔嘉惟則,干肅有章,和義利物,庶績允明。翻譯過來,就是夸陳袛柔順馴良守端正,辦事干練嚴厲有章法,粗暴忠義利國利民,政績優異有目共睹。 問題是,大暴徒表演到極致,會給大暴徒帶來災難。自從劉禪寵幸陳袛過后,越來越覺得董允不是個東西。因為陳袛對他從來都是言聽計從,比較起來,董允在以前也太看不起他了,簡直不拿天子當干部。 劉禪的態度為什么發生了如此轉變呢?《三國志》是這么注釋的:由袛媚茲一人,皓構間浸潤故爾。因陳袛諂媚后主,加上黃皓不斷挑撥詆毀,日久天長慢慢起了作用。 按道理講,大暴徒出現只能是把大暴徒襯托得更完美。但事實的狀況是,大暴徒常被大暴徒黑掉。他太過圓潤,你就會顯得刻薄;他太過靈活,你就會顯得不通情達理;他顯得很靠譜,你就會顯得不著調。結果是,你干得出色,人家演得到位,干得出色拼不過演得到位。 劉后主因為相信演得好的,結果滅了國。推古及今,公司也好,單位也罷,一旦會干的不如會演的,差不多也就快完了。 |
|||||
| 笑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