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wǎng)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jīng)典故事 | | ||
![]() |
||
|
||
|
|||||
描寫荷花的詩句有哪些(描寫荷花的詩詞名句) | |||||
作者:佚名 民間故事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數(shù): 更新時間:2023/11/28 ![]() |
|||||
描寫荷花的詩句有哪些(描寫荷花的詩詞名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寫的是哪一月的荷花,哪一晚的月色?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散文家朱自清的這篇復古《荷塘月色》,從前入選中學課本,就算不是夏天讀到,也很容易代入一片田田荷葉,曲塘幽深的美,那些高低錯落,打著骨朵,半開或者盛開的荷花,沐浴在牛奶一樣的月光里,偶爾風吹過來,像歌聲,又寧靜得如同仙境。很多人都會背誦。 那么這是寫的什么時候的荷花呢?很多人都忽略了背景,這是他在1927年七月,在北平清華大學寫的荷花。“忽然想起日日有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夜里,總該有另一番樣子吧。”點出了他看荷花,是農歷六月十五的夜晚,月圓之夜。時年朱自清29歲,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 荷花有六月花神之美譽,農歷六月,公歷七月,恰恰是酷暑天氣卻又是荷花最美的季節(jié)。雖然朱自清是新文化的代表,但是他有著深厚的古典文學的修養(yǎng)和美學,他荷塘月色所呈現(xiàn)的美,語言是清新的,但內核卻是古典的。因為他筆下的荷花,有著古典美人的清逸,而芳草美人一向是中國文人抒懷托志的重點。讓他從眼前荷花想到江南荷花的,其背景是當時國家不太平,他本人在低迷的氛圍下,抒發(fā)一種自由和沉郁。 這篇《荷塘月色》普及了荷花夜賞之美,老少咸宜,但是荷花夜賞,并不起源于朱自清。有荷花有文字的存在,就有夜月荷花和人的互動欣賞。 全是本人實拍,水平有限,看看有喜歡的嗎? “朝登涼臺上,夕宿蘭池里, 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蓮子。”南北朝子夜《夏歌》 “我念歡的的,子行由豫情, 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南北朝《子夜歌》 南北朝時代,民歌里有大量的荷花,荷花成為生活勞動場景的一部分,已經(jīng)寄托了人們深厚的情感。 在夏天里,早上去高臺納涼,晚上荷葉池邊溫度下降,適合在水邊的房間里消暑過夜。晚上的荷花在月光下挺立,蓮蓬結子,勾人食欲,趁著月光劃船下水,去采集那清甜的蓮子,相愛的人分外甜蜜。 我喜歡蓮蓬一個個可愛的樣子,但是好像情郎你心不在焉。仿佛這月光云霧籠罩的蓮花,你的心,我看不分明呀! 可以說南北朝的民歌那是情感相當細膩,直逼當代女性的情感心理,自由,率真,天然起伏,沒有后世因為男尊女卑的修飾,反而讓人覺得真實。 “妾家越水邊,搖艇入江煙。 既覓同心侶,復采同心蓮。 折藕絲能脆,開花葉正圓。 春歌弄明月,歸棹落花前。”唐朝徐彥伯《相和歌辭·采蓮曲》 這是唐朝男性詩人擬托女子寫的采蓮曲。唐朝較前朝穩(wěn)定富庶,這月下釆蓮,分外有情致。一個家庭幸福的女子,晚上特地要去釆蓮花,因為她獲得了愛情,更要用采集最美蓮花的方式表達內心的愉悅,和鞏固幸福。 我有了同心的愛人,所以要在最美的月圓之夜去采集最美的荷花。 此時的荷花屬于旺季,荷葉圓圓,代表著圓滿,采集荷花會看到成熟的藕絲,代表思念已經(jīng)形成和存在。 女子在荷花里唱著歌,在月光下歡喜看著快成熟的蓮蓬和蓮花,一種內心充盈的幸福感。 大約女子不久之后也會有子女,落花并不代表悲哀,是一種家庭延續(xù),恩愛幸福的生生不息。 “十里荷花帶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 只應舞徹霓裳曲,宮女三千下廣寒。”宋楊公遠《白蓮》 荷花有很多品種,宋朝之后,有專門種植白蓮的。白蓮圣潔更有宗教色彩,宋朝流行佛教,以白蓮比喻清靜出塵之美。 那一片白色荷花在月光下盛開時,更有一種和月光月亮一樣的皎潔,所以花和月色是一樣的。 壯觀的月色里的白蓮花該用什么來形容它們的美呢?原來是月宮里穿著潔白衣裳的仙女,一起下凡。三千宮女下廣寒,寫出月下白荷花的皎潔壯觀,被風吹動時,那是白衣仙女集體跳舞吧。 時節(jié)南湖又采蓮。”晏幾道《采桑子·白蓮池上當時月》 這是回憶和現(xiàn)實交疊的荷塘月色。白色的蓮花又開滿池塘,又是一年最美的六月十五,月是當時月,花是當年花,一樣的白色的蓮花白色的月光,只是今夜只有我一個人獨上蘭舟,徜徉在無邊寂寞圣潔的月光花海里。 當年我和你在同樣的船上,看著落花,說著情話,在月光下相擁而眠。 而自從某年秋天喝酒離別后,就再也沒有相見,只剩下無窮的相思和酸楚的淚水。 往事年年都浮現(xiàn),尤其是這美麗的采蓮時節(jié)。只是我們,還能不能有如舊的相守呢? 當皎潔無邊的月色照見你的寂寞,歲月的悲傷化作了月光下的淚水,是露是雨,不分明。 “遠香風遞蓮湖滿。滿湖蓮遞風香遠。 光鑒試新妝。妝新試鑒光。 棹穿花處好。好處花穿棹。 明月詠歌清。清歌詠月明。”王齊愈《菩薩蠻·遠香風遞蓮湖滿》 這是月光下一湖的荷花。那荷花出水,在月光和湖水上照著鏡子,是荷花明麗了綠水,還是水光生動了荷花呢? 晚上劃船,劃到荷花茂密處,茂密的荷花掩映著小船,在這樣的夜晚,在月光下唱歌,那歌聲也唱著明月好吧。 花,湖水如鏡,明月,人,歌聲,交織在一起,既熱鬧又雅致。 宋朝不實行宵禁,所以夜生活豐富多彩。消暑可以在船上一整夜,只要你出得起游船費用,清風明月,夜夜荷花,都是你的。 “娟娟片月涵秋影,低照銀塘光不定。 綠云冉冉粉初勻,玉露泠泠香自省。 荻花風起秋波冷,獨擁檀心窺曉鏡。 他時欲與問歸魂,水碧天空清夜永。”清王夫之《玉樓春 白蓮》 這是寫荷塘月色,只是這個月亮還不到圓的時候,娟娟片月,也照耀著有風的荷塘,波光粼粼,花葉閃閃。 這里的白蓮花清冷高潔,綠葉如新,花朵端莊。一陣風來,荷花搖曳,仿佛是擁著黃色的花蕊蓮臺,附頭在看鏡子一樣。 問這樣的蓮花,你最喜歡期待什么樣的環(huán)境?它說,愿意這碧水長天,永遠清幽的夜晚,屬于我。 “闌珊玉佩罷霓裳,相對綰紅妝。 藕絲風送凌波去,又低頭、軟語商量。 一種情深,十分心苦,脈脈背斜陽。 色香空盡轉生香,明月小銀塘。 桃根桃葉終相守,伴殷勤、雙宿鴛鴦。 同夢寄瀟湘。”納蘭性德《一叢花·詠并蒂蓮》 納蘭性德寫的是一朵紅色的并蒂蓮花,仿佛是深宮寂寞的宮女姐妹,在跳舞累了后,互相相守安慰,度過黃昏和夜晚。在夜晚,兩個小姐妹背靠背,在明月小塘里相守,她們有共同的夢,就是遙遠水天的瀟湘家鄉(xiāng)。但是現(xiàn)在她們回不去,默默一起經(jīng)歷著繁華或者風雨,唯一生的安慰,有情也凄涼。 那么我們可以看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用無數(shù)女子的姿態(tài)形容荷花,在文學傳統(tǒng)上是有所繼承的。但是這樣的寫法并非輕薄女性,而是因為自古以來,女子的清高堅韌,外在美和內心美,都和荷花高度統(tǒng)一,很多古詩詞以荷花寫美女,美女寫荷花,傳達的是高貴的情感的本身和詩人思想的寄托。 |
|||||
民間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lián)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wǎng)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